[发明专利]一种无臭沥青基防水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02154.X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77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占;黄成;吴立宪;郭顺妮;唐谭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成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6/26 | 分类号: | C04B26/26;C09D163/00;C09D133/04;C09D7/12;C04B111/27;C04B111/92 |
代理公司: | 惠州市超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49 | 代理人: | 卢浩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沥青 防水材料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臭沥青基防水材料。
背景技术
建筑材料,在建筑物中使用的材料统称为建筑材料。新型的建筑材料包括的范围很广,有保温材料、隔热材料、高强度材料、会呼吸的材料等都属于新型材料。建筑材料是土木工程和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的统称。
建筑材料可分为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某些专用材料。结构材料包括 木材、竹材、石材、水泥、混凝土、金属、砖瓦、陶瓷、玻璃、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等;装饰材料包括各种涂料、油漆、镀层、贴面、各色瓷砖、具有特殊效果的玻璃等;专用材料指用于防水、防潮、防腐、防火、阻燃、隔音、隔热、保温、密封等。
现代社会能源消耗日益增大,消耗了大量资源。随着人们逐渐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与能源消耗造成的环境危机,节能成为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重要内容之一,保温隔热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各领域中,而随着国家推进节能环保的持续深入,建筑节能法规的实施,未来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存在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
建筑物隔热保温是节约能源、改善居住环境和使用功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建筑能 耗在人类整个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一般在 30-40%,绝大部分是采暖和空调的能耗,故建筑节能意义重大。
沥清及改性沥青材料基于其优异的耐高低温、耐水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当中,但是,现有的沥清及改性沥青材料具有刺激性气味,以及释放出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有害物质,因而不能广泛应用于民用建筑施工中。
现有的建筑材料节能性能较差,效果有限,难以得到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节能性能较佳,效果较好,能够得到大面积推广的无臭沥青基防水材料,本发明材料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外墙。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无臭沥青基防水材料,包括基层和保温层,所述保温层涂覆于基层上,所述基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泡石3-5份、石英砂25-56份、矿物纤维4-6份、硅酸盐1-2份、碳酸钙粉2-4份、珍珠岩粉6-10份、抗裂剂2-5份、聚苯颗粒8-10份、10#沥青3-5份、润湿剂12-24份、碳黑5-13份、腈基丁二烯橡胶颗粒3-9份、90#沥青12-18份、纤维素粉2-8份;所述保温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8-10份、竹炭纤维0.8-1.5份、硅丙乳液2.5-4份、氢氧化铝0.3-0.5份、乳胶粉0.1-0.5份、水性胶3-4份、防霉剂0.1-0.2份、酸碱调节剂0.01-0.02份、乙二醇4-4.5份、硅油0.1-0.5份、水6-7.5份。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泡石3份、石英砂25份、矿物纤维4份、硅酸盐1份、碳酸钙粉2份、珍珠岩粉6份、抗裂剂2份、聚苯颗粒8份、10#沥青3份、润湿剂12份、碳黑5份、腈基丁二烯橡胶颗粒3份、90#沥青12份、纤维素粉2份;所述保温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8份、竹炭纤维0.8份、硅丙乳液2.5份、氢氧化铝0.3份、乳胶粉0.1份、水性胶3份、防霉剂0.1份、酸碱调节剂0.01份、乙二醇4份、硅油0.1份、水6份。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泡石5份、石英砂56份、矿物纤维6份、硅酸盐2份、碳酸钙粉4份、珍珠岩粉10份、抗裂剂5份、聚苯颗粒10份、10#沥青5份、润湿剂24份、碳黑13份、腈基丁二烯橡胶颗粒9份、90#沥青18份、纤维素粉8份;所述保温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10份、竹炭纤维1.5份、硅丙乳液4份、氢氧化铝0.5份、乳胶粉0.5份、水性胶4份、防霉剂0.2份、酸碱调节剂0.02份、乙二醇4.5份、硅油0.5份、水7.5份。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海泡石4份、石英砂40份、矿物纤维5份、硅酸盐1.5份、碳酸钙粉3份、珍珠岩粉8份、抗裂剂3.5份、聚苯颗粒9份、10#沥青4份、润湿剂18份、碳黑9份、腈基丁二烯橡胶颗粒6份、90#沥青15份、纤维素粉5份;所述保温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环氧树脂9份、竹炭纤维1.15份、硅丙乳液3.5份、氢氧化铝0.4份、乳胶粉0.3份、水性胶3.5份、防霉剂0.15份、酸碱调节剂0.015份、乙二醇4.25份、硅油0.3份、水6.75份。
进一步的,所述润湿剂为烷基硫酸盐、磺酸盐或聚氧乙烯。
进一步的,所述乳胶粉为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进一步的,所述水性胶为水性丙烯酸胶黏剂。
进一步的,所述防霉剂为芳樟醇。
进一步的,所述酸碱调节剂为碳酸氢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成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成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215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