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控制家电的智能安防对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1001679.1 | 申请日: | 2016-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82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赵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莉莉 |
主分类号: | H04Q5/24 | 分类号: | H04Q5/24;G08B25/00;G08B25/08;G08B2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6023 辽宁省大连市***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家电 智能 对讲 系统 及其 实现 方法 | ||
1.可控制家电的智能安防对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主要包括门禁系统、楼道监测系统、室内主控终端、小区总控,通过有线和/或无线连接,相互建立联系;其特征是:
所述的楼道监测装置包括监控摄像头和传感器,与室内主控终端连接,主要监控门前;
所述的室内主控终端安装有操作系统、通讯组件、远程控制软件、存储器;其中:
业主的通讯工具通过远程控制软件对室内主控终端实现远程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家电的智能安防对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室内主控终端连接小区总控对门禁系统通行密码、解锁方式、应答模式进行设定;
所述的楼道监测系统还安装有喇叭、咪头,受室内主控终端控制并可以设定应答模式;
所述的小区总控间与门禁系统通过通讯组件建立联系,并受其控制;
所述的室内主控终端与小区总控间通过通讯组件建立联系;
所述的室内主控终端还连接有存储装置,通过通讯组件将接收信息存储和/或转发给业主指定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家电的智能安防对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室内主控终端包括电脑、平板、智能手机中的一种,还安装有杀毒软件、拦截系统;
所述的楼道监测系统还包括喇叭和咪头;其中:
所述的室内主控终端通过杀毒软件、拦截系统对病毒和/或黑客和/或骚扰联系进行防御;
所述的传感器感知有人靠近后发送警报给室内主控终端,室内主控终端将信息转发给业主和/或业主指定手机和/或小区总控和/或其他指定方;信息接收方可以通过室内主控终端远程与楼道监测系统建立联系,通过喇叭和咪头与楼道里的人对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家电的智能安防对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室内主控终端通过包括SIM主副卡形式、软SIM卡形式、其他可以与手机绑定的通讯工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相互建立联系包括相互双向联系。
5.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可控制家电的智能安防对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室内主控终端还连接有可编制程序的控制器,通过有线和/或无线方式与带有遥控装置的家电和/或智能安防设施连接,并对其进行编程控制;其中:
所述的室内主控终端收到其连接的电器发出的警报后将信息传递给业主和/或业主指定手机和/或小区总控和/或其他相关部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控制家电的智能安防对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业主的通讯工具和小区总控通过远程控制室内主控终端对楼道监测系统可以分别和/或同时监控。
7.根据权利要求1、2、3、4、5、6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控制家电的智能安防对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室内主控终端与业主通讯工具间的联系包括电话呼叫、软件呼叫、网络呼叫中至少一种;
所述的室内主控终端可以设定应答模式并按次序设定多个转移呼叫联系人;其中:应答模式包括呼叫转移、自动应答、无信号转接、呼叫转移多方。
8.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控制家电的智能安防对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小区总控系统收到警报同时在显示屏中可以实时和/或回看楼道监测系统的信息、识别室内主控终端的位置;
所述的楼道监测系统还安装有照明装置;
所述的室内主控系统和楼道监测系统之间可以共同连接备用电源;也可以分别连接备用电源;备用电源包括UPS备用电源。
9.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控制家电的智能安防对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其特征是:
所述的室内主控终端仅有一个备案登记地址;可以一键发起救援并自动发送位置信息,自动发送方式不限于:语音、短信,还可以通过安装GPS定位装置实现;所述的室内主控终端安装有变声软件对相关声音进行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1、2、3、4、5、6、7、8、9中任一项所述的实现可控制家电的智能安防对讲系统及其实现方法的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莉莉,未经赵莉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1001679.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