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流量转发控制方法、装置及SDN架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98978.0 | 申请日: | 2016-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75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吴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721 | 分类号: | H04L12/721;H04L12/741;H04L12/801;H04L12/927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郭润湘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流量 转发 控制 方法 装置 sdn 架构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转发控制方法、装置及SDN架构系统。本发明方法包括:确定当前网络的第一网络拓扑以及当前业务的第一流量模型;第一网络拓扑用以表示当前网络中路由节点的连接关系;第一流量模型用以表示当前业务状态下流量在时间上的分布;确定第一网络拓扑对应的历史流量模型和历史路由方案,并对历史流量模型和历史路由方案进行深度学习,得到第一网络拓扑对应的自学习路由方案;从历史路由方案和自学习路由方案中,按照链路利用率最高的准则为第一流量模型确定第一路由方案;根据第一路由方案,生成第一流表并写入SDN控制器,以使SDN控制器按照第一流表控制流量转发。本发明能够提高网络链路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软件定义网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量转发控制方法、装置及SDN架构系统。
背景技术
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SDN)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其核心思想是将网络设备的控制层面与转发层面分离,以实现对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为核心网络及相关应用提供良好的平台。
在现有SDN架构中,SDN控制器起到整个网络指挥控制中心的作用,它是连接底层交互设备与上层应用的桥梁。一方面,SDN控制器通过南向接口协议对底层网络交换设备进行集中管理,状态监测、转发决策以及处理和调度数据平面的流量;另一方面,SDN控制器通过北向接口向上层应用开放多个层次的可编程能力,允许网络用户根据特定的应用场景灵活地制定各种网络策略。在SDN架构中,SDN控制器掌握全局网络拓扑,基于SDN控制器中的流表项对整个网络流量路由进行控制,数据包的路由转发控制通过SDN控制器中的流表中的流表项来决定。目前流表项通常是通过手工配置来完成,在具体配置上更多的是依据业务流量情况以及网络运维人员的经验,这样基于经验人工配置流表项的方式并不能保证在给定业务流量条件下对网络链路的充分利用。
因此,如何克服现有技术由人工配置SDN控制器中流表的缺陷,提供一种能够自动配置SDN控制器中流表的技术方案,提高网络链路利用率,均衡网络整体流量,是业界所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流量转发控制方法、装置及SDN架构系统,用以提供一种能够自动配置SDN控制器中流表的技术方案,提高网络链路利用率,均衡网络整体流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流量转发控制方法,应用于SDN中,包括:
确定当前网络的第一网络拓扑以及当前业务的第一流量模型;所述第一网络拓扑用以表示当前网络中路由节点的连接关系;所述第一流量模型用以表示当前业务状态下流量在时间上的分布;
确定所述第一网络拓扑对应的历史流量模型和历史路由方案,并对所述历史流量模型和所述历史路由方案进行深度学习,得到所述第一网络拓扑对应的自学习路由方案;
从所述历史路由方案和所述自学习路由方案中,按照链路利用率最高的准则为所述第一流量模型确定第一路由方案;
根据所述第一路由方案,生成第一流表并写入所述SDN中的SDN控制器,以使所述SDN控制器按照所述第一流表控制流量转发。
可选地,对所述历史流量模型和所述历史路由方案进行深度学习,得到所述第一网络拓扑对应的自学习路由方案,包括:
确定每个历史流量模型对应的历史路由方案的链路利用率;
根据每个历史流量模型,以及每个历史流量模型对应的历史路由方案和链路利用率,确定路由方案与流量模型及链路利用率之间的映射关系;
根据所述第一流量模型以及预设的链路利用率,通过所述映射关系得到所述第一网络拓扑对应的、由所述第一流量模型确定的自学习路由方案。
可选地,通过所述映射关系得到所述第一网络拓扑对应的自学习路由方案之后,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989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