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湿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96843.0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13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发明(设计)人: | 孙常赫;李晶雨;朴正宅;郑敞旭;金泰润;崔智恩;李建荣;李钟洙;李庆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6/02 | 分类号: | F24F6/02;F24F6/18;F24F11/89 |
代理公司: | 72003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崔炳哲<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 净化 装置 | ||
1.一种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包括:
水槽,用于储存水;
可视主体,形成所述水槽中的至少一部分,由能够从外部透视看到的材质形成;
顶盖组件,配置在所述水槽的上部,配置有供水流路以能够向所述水槽进行供水;
蓄水池,配置在所述顶盖组件,并配置在所述供水流路上,用于临时储存从所述供水流路供给的水;
浇水壳体,配置在所述水槽内部,以其下侧开放的方式形成,所述浇水壳体的下端与所述水槽的底面被分开吸入间隔而配置,在所述浇水壳体进行旋转时,向内部吸入所述水槽的水,将所述吸入的水向上侧进行扬水,并将所述扬水的水通过喷射口喷射;
浇水马达,旋转所述浇水壳体;以及
供水口,将所述蓄水池中储存的水向下侧进行排水,所述浇水壳体位于所述供水口的下侧,
从所述供水流路供给的水在所述供水口向所述浇水壳体的上部掉落,并在所述浇水壳体进行旋转时掉落到所述浇水壳体进行飞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在所述浇水壳体进行飞散的水在所述可视主体内侧面形成液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浇水壳体还包括:
凸起,其在所述浇水壳体外侧面凸出地形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还包括:
浇水翼,配置在所述浇水壳体;
在所述浇水壳体进行旋转时,所述浇水翼的旋转半径内的水与所述浇水翼相碰撞而被飞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还包括:
浇水翼,配置在所述浇水壳体,以及
喷射口,配置在所述浇水壳体,将被扬水的所述水进行喷射;
在所述浇水壳体进行旋转时,从所述喷射口喷射的水与所述浇水翼相碰撞而被飞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浇水壳体包括:
第一浇水壳体,与所述水槽的内侧底面相分开吸入间隔大小进行配置,其上侧和下侧分别呈开口状态,
第二浇水壳体,其上侧和下侧分别呈开口状态,组装在所述第一浇水壳体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浇水壳体内部相连通,
浇水壳体盖,与所述第二浇水壳体的上端相结合,覆盖所述第二浇水壳体的上方面,
传动部,配置在所述第一浇水壳体、所述第二浇水壳体中的至少一方,从所述浇水马达传递接收旋转力,以及
喷射口,配置在所述第一浇水壳体、所述第二浇水壳体中的至少一方,用于向水槽加湿媒介进行供水;
从所述供水口排出的水掉落到所述浇水壳体盖进行飞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还包括:
浇水翼,配置在所述浇水壳体;
在所述浇水壳体进行旋转时,从所述供水流路掉落的水与旋转的所述浇水翼相碰撞而被飞散。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还包括:
浇水翼,配置在所述浇水壳体;
在所述浇水壳体进行旋转时,从所述喷射口喷射的水与旋转的所述浇水翼相碰撞而被飞散。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浇水壳体盖还包括凸起,其向所述浇水壳体盖外侧凸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凸起沿着所述浇水壳体盖的边缘形成有多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浇水壳体还包括喷射口,其用于喷射水;
在所述浇水壳体进行旋转时,将所述水槽的水吸入所述浇水壳体的内部,将所述吸入的水向上侧进行扬水,通过所述喷射口喷射所述扬水的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9684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