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加湿净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96829.0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01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崔智恩;崔仁虎;朴亨镐;孙常赫;李庆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LG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4F6/06 | 分类号: | F24F6/06;F24F3/16;F24F11/30;F24F11/52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崔炳哲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湿 净化 装置 | ||
1.一种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包括:
水槽,包括:水槽主体,用于储存水;水槽主体延长部,从所述水槽主体向上侧延伸,
空气清洗流入口,形成在所述水槽主体延长部之间,将所述水槽的内外侧相连通,
水槽加湿媒介,配置于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由能够吸水的材质形成,对通过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的空气提供加湿,
浇水壳体,配置在所述水槽内部,下侧开放以便吸入在所述水槽中储存的水,将吸入的水向上侧进行扬水,并将被扬水的水通过喷射口朝径向喷射;
所述水槽加湿媒介在所述水槽主体的上侧与所述水槽中储存的水相分开地配置,被从所述浇水壳体喷射的水浸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通过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的空气中形成有从所述水槽的外侧向所述水槽的内侧流动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在所述水槽外围的360度全方向上形成,所述水槽加湿媒介覆盖整个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水槽加湿媒介的下端位于所述水槽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水槽加湿媒介的上端位于所述水槽的外侧,所述水槽加湿媒介的下端位于所述水槽的内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水槽加湿媒介的下端与所述水槽相叠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还包括:
水槽加湿媒介壳体,所述水槽加湿媒介设置在所述水槽加湿媒介壳体;
所述水槽加湿媒介以能够与所述水槽分离的方式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水槽加湿媒介壳体的下端位于所述水槽的内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水槽加湿媒介壳体的上端位于所述水槽的外侧,所述水槽加湿媒介壳体的下端位于所述水槽的内侧。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水槽加湿媒介壳体的下端与所述水槽相叠加。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还包括:
可视主体,形成所述水槽中的至少一部分,由能够从外部透视看到内部的材质形成;
所述浇水壳体还包括:
喷射口,朝向所述可视主体的内侧面喷射水;
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配置在所述可视主体下侧,沿着所述可视主体流落的水浸湿所述水槽加湿媒介,通过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的空气通过被浸湿的所述水槽加湿媒介得到加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水槽加湿媒介壳体以能够分离的方式放置在所述可视主体。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可视主体还包括:
蓄水池,临时储存流落的水;
所述水槽加湿媒介壳体放置在所述蓄水池。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水槽加湿媒介壳体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位于所述蓄水池的上部,朝向所述水槽的内侧以倾斜的方式形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G电子株式会社,未经LG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9682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