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相蒸发制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84919.8 | 申请日: | 2016-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82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镇;王华;李东;李浩;张国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启东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19/00 | 分类号: | F25B19/00;H02J7/35 |
代理公司: | 合肥广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9 | 代理人: | 李显锋 |
地址: | 2467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气发生器 交换装置 蒸发制冷装置 鼓风机 空气分配器 出油管 原料罐 蒸发器 燃气出口管道 制冷剂 循环出水管 循环进水管 工厂使用 工作介质 回路系统 混合燃气 空气管道 送油管道 天气环境 液体燃油 制冷效果 进油管 可用 生产成本 节约 外部 污染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相蒸发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原料罐、燃气发生器和蒸发器,所述原料罐上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出油管通过送油管道与燃气发生器相连,所述燃气发生器中央设有交换装置,交换装置正下方设有空气分配器,所述交换装置通过循环出水管和循环进水管同蒸发器连接构成一个回路系统,所述燃气发生器上还设有燃气出口管道,其外部还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空气管道与燃气发生器内的空气分配器相连。本发明装置具有良好的制冷效果,以液体燃油作为制冷剂不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同时又可用于日常的生产,节约了生产成本,在不同天气环境下均能高效工作,极适用于以混合燃气为工作介质的工厂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相蒸发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空调是现代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极大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现有的空调制冷技术多为压缩制冷技术,能耗较大,之前采用氟利昂作为制冷剂,但为了保护环境而对其禁用。现取代的多数成分成本较贵,不利于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气相蒸发制冷装置,采用液态燃油作为制冷剂,适用于以混合燃气为工作介质的工厂使用。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气相蒸发制冷装置,包括原料罐、燃气发生器和蒸发器,所述原料罐上设有进油管和出油管,所述出油管通过送油管道与燃气发生器相连,所述燃气发生器中央设有交换装置,交换装置正下方设有空气分配器,所述交换装置通过循环出水管和循环进水管同蒸发器连接构成一个回路系统,所述燃气发生器上还设有燃气出口管道,其外部还设有鼓风机,所述鼓风机通过空气管道与燃气发生器内的空气分配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送油管道上设有电磁阀。
进一步的,所述燃气出口管道末端设有自动阀门。
进一步的,所述循环出水管上还设有管道水泵和流量阀。
进一步的,所述蒸发器设置于室内环境中,可设为一个或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罐内还设有增压泵。
进一步的,所述燃气发生器上端还设有太阳能电池板,内部侧壁上还设有超声波发射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原料罐和燃气发生器的内壁上均涂覆一层专用涂料,所述专用涂料由如下重量份的物质制成:46~48份环氧树脂、22~25份脲醛树脂、4~6份石墨烯、5~8份纳米氧化铝、1~2份对叔丁基苯酚、0.5~1.5份壬基酚胺醛树脂聚醚、1~3份聚丙烯酰胺、6~8份凹凸棒土、4~7份双飞粉、2~4份三乙基己基磷酸、1~4份硅烷偶联剂、5~8份异丙醇、30~35份醋酸乙酯;
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石墨烯和纳米氧化铝共同混合,放入到质量分数为19%的氨水中,再加入石墨烯和纳米氧化铝总质量13%的水合肼,保持溶液温度为25~28℃,同时以350~370转/分钟的转速不断搅拌处理1~1.5h,然后过滤得混合物A备用;
(2)将环氧树脂、脲醛树脂、对叔丁基苯酚、壬基酚胺醛树脂聚醚、聚丙烯酰胺、凹凸棒土、双飞粉同步骤(1)所得的混合物A共同混合后碾碎至颗粒大小为50~60μm,得混合物B备用;
(3)将步骤(2)所得的混合物B与三乙基己基磷酸、硅烷偶联剂、异丙醇、醋酸乙酯共同混合,以700~75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均匀即可。将石墨烯同纳米氧化铝经特殊复合处理制成混合物A,具有良好的导电稳定性,填充于环氧树脂、脲醛树脂中,形成连续的网链供电荷自由运动,降低了装置工作时产生静电带来的不稳定因素,配合凹凸棒土、双飞粉等成分的添加,增强了内壁防腐、耐污和防沉积的特性,进一步保证了装置高效的运行。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启东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启东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8491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