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自供式发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79883.4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63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2 |
发明(设计)人: | 凌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凌昕 |
主分类号: | H02K53/00 | 分类号: | H02K5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5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供 发电机 | ||
一种自供式发电机,利用外转子电动机极数多、转速低、扭矩大、消耗功率小的特点,直接将电动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连接,通过电动机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再将所发的电供应电动机工作,本专利电动机连接发电机所设计的电路特点:只要电动机旋转,所带动的发电机输出功率必定大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轴向双侧外转子起动的自供式发电机设计技术。
背景技术
自供式发电机顾名思义就是自己发电,自己给原动力供电的永动机。
我们所述的永动机是用电动机带动发电机发电,再由发电机发出的电供应电动机工作,以电养电,以电发电的一种动力转化模式。在当前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环境下,利用科技手段以电养电,就如当年我们的祖先类人猿一个人的劳动只能养活自己,而在生产率先进的今天,一个人能养活全家一样,生产率的进化,科技的发展,能够使发电机输出更大功率的同时,减少自己的重量,重量的减少等同于降低对原动机的功率要求,两者结合,可促使功率因数大于1。
永动机一贯被科技界视为逆科技原理,违反能量守恒定律,为绝大多数科学家所唾弃,但是永动机确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人类。譬如:将发电机组送入太空,在失去地心吸引力下,微动力能够使一只500瓦的电动机带动几吨乃至几十吨的发电机组工作,发电机输出的功率可大于电动机输出功率的几十倍,几百倍,甚至几千倍;再譬如:用石墨烯芯片掺加杂质后替代漆包线,在降低自重的同时,几十倍地增加感应电动势;上述以电养电的原理,其实并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因为发电机重量减轻后,导致负荷下降,发电机输出功率却在增加,一增一减,达到了以电赚电,以电养电的目的。
然而,上述发电技术人类还不能应用。太空发电需要特殊的电机,太空环境干燥,离太阳距离近,电机需要用较多的能量驱热,另外,把发电设备从地球送入太空,发出的电回收地球,发电机在太空上的维护都是巨大的成本;石墨烯芯片掺加杂质,掺入什么样的杂质可以替代漆包线,目前还没有被证明,而且石墨烯材料成本昂贵,难以普及。
但是上述原理仍然可以应用,本专利在电机结构上予以改变,将双定子、双转子电机改变成以外转子电动机为原动力,采用轴向双侧驱动,将电动机与发电机合成为同一电机的方法,利用外转子电动机转速低,转矩大,功率消耗少的特点,设计上述电动机带动发电机再回哺电动机的永动机。本专利的特点是:只需电动机旋转,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就必定大于原动机输出功率。理论上依据的是:发电机功率计算中转速与功率成正比,但并非是1:1的比例,决定功率大小的还有电压与电流,励磁电流与发电机转子直径、长度又决定发电机的电压电流,通过降低电动机的输出功率,增加励磁电流途径来提高发电机功率,因为在无功功率消耗过程中,励磁电流的功率消耗小于电动机带动发电机产生的功率消耗。
发明内容
为达到发电机输出功率必须大于电动机输出功率的目的,本专利自供式发电机的结构是:
固定轴、外转子电动机定子线圈、外转子电动机转子、发电机转子、发电机定子、励磁发射电路、励磁接收电路、发电机整流电路、端盖、机座。其中:固定轴固定在端盖两端,外转子电动机定子线圈安装在固定轴上,外转子电动机转子与发电机转子连接,发电机转子套入固定轴中,两侧外转子电动机转子套在外转子电动机定子线圈上,发电机定子嵌入机座中,励磁发射电路装置在外转子电动机定子线圈中间,励磁接收电路安装于外转子电动机转子盒上,整流电路连接发电机定子线圈。
所述自供式发电机的原动力采用双侧轴向外转子电动机,利用外转子电动机极数多、转速低、转矩大、消耗功率小的特性带动重量较大的发电机转子低速旋转。
所述外转子电动机的转子与发电机转子连为一体,发电机转子套在轴承上,轴承套在固定轴上,电动机转子套在定子线圈上,电动机转子中间部位连接发电机转子轴中间。
所述外转子电动机转子盒内侧面呈斜面型,在斜面型上安装风扇风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凌昕,未经凌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988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