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工件端面抛光作业的花键轴结构及抛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79529.1 | 申请日: | 2016-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8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叶火水;林元泽;曾永泉;吴小龙;蒋友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盈塑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1/04 | 分类号: | B24B21/04;B24B21/18;B24B41/06;B24B41/00;B24B55/08;B24B5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3000 福建省漳州市芗***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轴 抛光工件 气腔 花键轴结构 工件端面 抛光设备 抛光作业 旋转接头 前后伸缩运动 内腔相连通 驱动 生产效率 手工作业 套接固定 压缩空气 钢珠 研磨 花键轴 摩擦轮 内端部 平行度 通气孔 外端部 滚轮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工件端面抛光作业的花键轴结构及抛光设备,所述花键轴包括通气轴,待抛光工件套接固定在所述通气轴的外端部,所述通气轴的内端部设有驱动所述通气轴及待抛光工件前后伸缩运动的钢珠滚轮,所述通气轴的中部还设有驱动所述通气轴旋转运动的摩擦轮,并且,所述通气轴)还设有用于通入压缩空气的旋转接头,所述通气轴内设有与所述旋转接头相连通的气腔,该气腔延伸至所述通气轴装接待抛光工件的位置,并在该位置设有将所述气腔与待抛光工件的内腔相连通的通气孔;能够避免手工作业导致的平行度不好的问题以及效率低的问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研磨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工件端面抛光作业的花键轴结构,以及采用该花键轴结构的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在机械加工领域,对于待加工工件的端面的粗糙度要求较高的,在车床上通过车刀进行粗精车后进度仍然达不到要求,这时需要采用磨床进行待加工工件的端面进行磨平;但是对于工件,通常会在表面特别是端面遗留注塑加工的痕迹,例如合模线等,这种情况就无法适用磨床来进行机加工打磨;传统的去除端面的合模线的方法通常采用手工削边方式或者手工打磨方式来实现,但是手工削边方式存在削边不均匀及削边不干净的问题,手工打磨方式存在打磨不均匀及平行度不好的问题。
但是,采用自动化抛光作业的时候,不仅需要人工上料将待抛光工件固定在转动轴上,若固定太松,可能使其在抛光作业过程中影响加工精度甚至产生脱落,若固定太紧,则又将导致下料时更加困难,需要机械手辅助下料或者人工下料,操作非常不便,无法提高自动化抛光作业的加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工件端面抛光作业的花键轴结构及抛光设备,能够避免手工作业导致的平行度不好的问题以及效率低的问题,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提高了研磨品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适用于工件抛光作业的花键轴结构,所述花键轴(21)包括通气轴(211),待抛光工件(60)套接固定在所述通气轴(211)的外端部,所述通气轴(211)的内端部设有驱动所述通气轴(211)及待抛光工件(60)前后伸缩运动的钢珠滚轮(214),所述通气轴(211)的中部还设有驱动所述通气轴(211)旋转运动的摩擦轮(22),并且,所述通气轴(211)还设有用于通入压缩空气的的旋转接头(213),所述通气轴(211)内设有与所述旋转接头(213)相连通的气腔(212),该气腔(212)延伸至所述通气轴(211)装接待抛光工件(60)的位置,并在该位置设有将所述气腔(212)与待抛光工件(60)的内腔相连通的通气孔(217)。
优选的,所述通气轴(211)的外端部设有外径缩小的台阶轴,该台阶轴与所述待抛光工件(60)的内壁之间间隙配合形成所述内腔,并通过所述通气孔(217)与所述通气轴(211)的气腔(212)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通气轴(211)的外周壁还设有将该通气轴(211)向外顶推以对所述待抛光工件(60)的抛光作业提供弹性压力。
并且,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任一项花键轴结构的抛光设备,其包括机架(10)、转盘(20)、砂带轮(30)、下料管道(40)、料盒(50),所述转盘(20)竖直装接在所述机架(10)上,所述转盘(20)周向间隔设置有花键轴(21),待抛光工件(60)套接在所述花键轴(21)的通气轴(211)的外端部;所述砂带轮(30)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转盘(20)的两侧的主动砂带轮和从动砂带轮;待抛光工件(60)在摩擦轮(22)的驱动下随着所述花键轴(21)的转动进行自转,并随着所述转盘(20)的旋转与所述主动砂带轮和从动砂带轮之间的砂带(31)产生相对运动,使所述砂带(31)对待抛光工件(60)进行研磨抛光;抛光完成后的工件通过所述下料管道(40)导向掉落至料盒(50)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盈塑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漳州盈塑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95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