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式海洋牧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71987.0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8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郭福元;傅强;苏波;郭勤静;吕琳琳;尹秀凤;李德江;孙立强;张国栋;李峰;张工;刘静;高延柱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0 | 分类号: | E02B17/00;E02B17/02;E02B1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隆天联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32 | 代理人: | 刘抗美;李睿 |
地址: | 265700 山东省烟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海洋 牧场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移动式海洋牧场装置,包括上部主体结构、支撑结构和提升系统。上部主体结构为多边形箱型结构,其上布置有多种功能模块;上部主体结构能够浮于海面上,其首端宽度小于尾端宽度;支撑结构能够将上部主体结构支撑于海面以上,包括:穿设于上部主体结构的三个桩腿,三个桩腿等距离分布,其中一个桩腿靠近于上部主体结构的首端设置,另外两个桩腿靠近于上部主体结构的尾端设置;提升系统设置在上部主体结构上,用以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支撑结构,以使支撑结构和上部主体结构之间产生相对移动。本发明移动式海洋牧场装置同时满足了海洋渔业养殖综合支持、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保护、海上旅游观光休闲以及海洋能源开发等多功能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牧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移动式海洋牧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捕捞强度逐渐增加,海洋污染范围不断扩大,我国海洋渔业资源的衰退现象日益严重,海水养殖业作为对海洋捕捞的补充,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致力于海洋牧场的研究、开发和应用已成为主要海洋国家的战略选择,也是世界发达国家渔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之一,值得我国密切关注、研究。同时,由于海洋捕捞强度过大等原因,迫使我国作业渔场不断向外海转移,而海水养殖受当前生产技术水平限制,很难扩展到30米等深线以外的海域。在30米-80米等深线的海域范围内,相对形成一个渔业利用空白区域,处于“没鱼捞”和“没法养”的状态。海水养殖带来的环境、病害及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渔业发展中的资源与环境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海洋水产养殖业乃至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
开展海洋牧场建设,其一是为了提高某些经济品种的产量或整个海域的鱼类产量,以确保水产资源稳定和持续的增长。其二是在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重点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实现可持续生态渔业。因此,在目前浅海作业的海洋牧场装备难以适应深海的恶劣环境条件的背景下,研究设计一种海洋牧场装置,能够解决装置本身在深海作业时的能源供给及运动性能问题,根据不同水深,完成深海渔业养殖综合辅助支持,将是本发明的研究重点之一。
除了深海渔业养殖,海洋旅游产业成为海洋资源的利用的又一个重要内容。建设海洋强国,要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的综合实力,在这些方面,发展海洋旅游都能起到重要而独特的积极作用。海洋旅游逐渐向着多元化、生态化、休闲化、创新化等方向发展。因此,研究设计一种性能优良的海洋牧场装置,推进海洋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将是本发明的研究重点之一。
随着上述深海渔业养殖及深海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势必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海上风电等绿色能源的利用和开发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开发研究一种海洋牧场装置,实现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监测保护,对深海绿色能源科学地开发利用,是本发明的又一个研究重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海洋牧场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海洋牧场装置难以适用于深海海域等问题。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移动式海洋牧场装置,包括:上部主体结构、支撑结构和提升系统。上部主体结构为多边形箱型结构,其上布置有多种功能模块;所述上部主体结构能够浮于海面上;所述上部主体结构的首端宽度小于尾端宽度;支撑结构能够将所述上部主体结构支撑于海面以上,其包括:三个桩腿,所述三个桩腿穿设于所述上部主体结构且所述三个桩腿等距离分布,其中一个桩腿靠近于所述上部主体结构的首端设置,另外两个桩腿靠近于所述上部主体结构的尾端设置;提升系统设置在所述上部主体结构上,用以在竖直方向上移动所述支撑结构,以使所述支撑结构和所述上部主体结构之间产生相对移动。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桩腿为桁架式桩腿,所述提升系统为齿轮齿条升降系统或液压顶推升降系统,且所述提升系统能够带动三个桩腿升降。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桩腿为圆柱型桩腿,所述提升系统为齿轮齿条升降系统或液压顶推升降系统,通过所述提升系统能够带动三个桩腿升降。
在优选方案中,所述上部主体结构的首端和尾端的角部呈弧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口中集来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71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