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管道电力电缆输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67830.0 | 申请日: | 2016-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5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宏业灯具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08 | 分类号: | H02G1/08;H02G9/06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7 | 代理人: | 陈建中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管道 电力电缆 输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地下管道电力电缆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电缆是用于传输和分配电能的电缆,电力电缆常用于城市地下电网、发电站引出线路、工矿企业内部供电及过江海水下输电线。在电力线路中,电缆所占比重正逐渐增加。电力电缆是在电力系统的主干线路中用以传输和分配大功率电能的电缆产品,包括1-500KV以及以上各种电压等级,各种绝缘的电力电缆。电线电缆在我国的基础建设当中起到了很重要的链接作用,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对于动力电缆行业来说,针对不断变化的币场和需求,传统的行业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币场发展,所以对于很多企业来说,行业的转变刻不容缓。现有的电力电缆不方便在地下管道内进行输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使电缆线向地下管道内进行快速传输;从而方便对电缆线进行输送;方便地下管道电力电缆操作的地下管道电力电缆输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地下管道电力电缆输送装置,包括套装壳,套装壳内套装有定位板,定位板的两端伸出套装壳的两端,套装壳与定位板之间设有第一限位销组与第二限位销组,第一限位销组设置在套装壳的一端上,第二限位销组设置在套装壳的另一端上;套装壳的上部设有上支撑架,上支撑架上设有上放卷轮,上放卷轮通过上安装轴安装在上支撑架上,上放卷轮与安装轴之间设有上辅助轮,套装壳的下部设有下支撑架,下支撑架的下部设有下放卷轮,下放卷轮通过下安装轴安装在下支撑架的下部上,下放卷轮与安装轴之间套装有下辅助轮;定位板的一端上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上设有储物箱,储物箱的内部为空腔结构,储物箱的端部上设有端盖,端盖与储物箱的端部之间设有连接轴;储物箱的内部设有套装轮,套装轮通过套装轴安装在储物箱内;固定座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壳,第一限位壳与定位板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螺栓组,第一固定螺栓组与定位板通过螺纹连接,固定座的另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壳,第二限位壳与定位板之间设有第二固定螺栓组,第二固定螺栓组与定位板通过螺纹连接;定位板的另一侧设有牵引轮,牵引轮通过牵引轴安装在定位板上,牵引轴与牵引轮之间设有牵引辅助轮。
进一步地,所述套装壳、定位板、上支撑架以及下支撑架之间设有对接板,对接板的下端设有第一扣板,第一扣板设置在下支撑架上,对接板的上端设有第二扣板,第二扣板设置在上支撑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对接板、第一扣板以及第二扣板的横截面为H型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上辅助轮与安装轴之间设有上套装轮。
进一步地,所述下辅助轮与安装轴之间套装有下套装轮。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可以将该输送装置安装在地下管道的井口位置,通过第一限位销组与第二限位销组可以方便使套装壳与定位板进行牢固安装;上支撑架可以通过上安装轴方便对上放卷轮进行安装,定位板通过牵引轴可以方便对牵引轮进行安装,通过上放卷轮可以放卷电缆线,该电缆线可以绕牵引轮实现传输,通过牵引轮可以使电缆线向地下管道内进行快速传输;下支撑架通过下安装轴可以方便对下放卷轮进行安装,通过下放卷轮可以方便对另一根电缆线进行放卷,可以使电缆线向地下管道内进行快速传输;从而方便对电缆线进行输送;方便地下管道电力电缆操作。通过第一限位壳与第二限位壳可以使固定座进行定位安装;通过固定座可以方便对储物箱进行支撑,通过储物箱可以方便安装套装轮,通过套装轮可以套装放卷轮,可以方便储存电缆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地下管道电力电缆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具体实施的技术方案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宏业灯具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市宏业灯具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7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