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连接侧带笼式弹簧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3297.0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75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发明(设计)人: | 罗尔夫·施瓦尔;弗兰克·赛特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IMS连接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2 | 分类号: | H01R13/52;H01R13/74;H01R24/52;H01R10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余文娟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 侧带笼式 弹簧 连接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其包括至少一个导电的内导体,一个与该内导体绝缘隔离并且安装在该内导体周围的导电的外导体,该外导体由套筒包围或者设计为套筒形式,并且该套筒具有一个开放的连接器侧,一个与该开放的连接器侧相对的开放的连接侧,以及一个导电的笼式弹簧,该弹簧的第一个端部位于所述内导体和套筒之间,并且围绕所述内导体布置,同时笼式弹簧的一部分通过套筒的连接侧向外伸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定在金属壳底座上的连接器,特别是同轴连接器。
背景技术
为了将天线、过滤器、放大器、或者其他同轴电缆连接到无线电设备或控制器等设备的底座上,要使用壳体连接器或壳体衬套并将其固定在底座的壁板上。这种壳体连接器或者壳体衬套通常包括一个导电的内导体,一个导电的外导体,以及一个安装在内导体和外导体中间区域、并将内导体和外导体电隔离的绝缘体。
在壳体衬套或壳体连接器和底座(通常为金属材质)之间可能必须安装密封元件,例如橡胶材质密封元件,以避免水汽侵入到金属底座壳体内部。另一方面,在套筒或者设备连接器或设备衬套的外导体和金属底座之间,应设置可靠的电接触,以形成高频屏蔽,保护金属底座的内部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此外,同轴电缆的内导体也必须形成应对外部环境的电屏蔽,以尽可能确保电子数据传输不受干扰。
为了形成内导体的电气和磁性屏蔽,可能有必要使同轴电缆外导体的两端接地,这就意味着,在设备衬套或设备连接器和金属底座之间,尤其是需要传输最高频率信号时,必须建立可靠和尽可能无电容的电气连接,这样金属底座和连接器之间的电阻和电磁阻力可达到理想的0Ω。其实现形式可能如下所述:将连接器的边缘齐平地焊接到金属底座上,但是这种方式成本极高。
因此DE 20 2007 018 203 U1建议,扩大作为连接器一部分的金属套筒的连接侧区域,并用金属螺丝固定在底座上。但是,如果连接器和金属底座之间要安装一个密封件,这种固定方式无法提供足够可靠的低电阻表面电接触,因为在将设备衬套或设备连接器固定在金属底座上时,可能在那里安装密封材料,并且需要在连接器和金属底座之间建立电接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连接到金属底座上的连接器,并且能够避免上述缺点。
本发明的连接器以及带连接器的装置实现了这一目的。
本发明中的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导电的内导体,一个与该内导体绝缘隔离并且安装在该内导体周围的导电的外导体,该外导体由套筒包围或者设计为套筒形式,并且该套筒具有一个开放的连接器侧,一个与该开放的连接器侧相对的开放的连接侧,以及一个导电的笼式弹簧,该弹簧的第一个端部位于所述内导体和套筒之间,并且围绕所述内导体布置。
该连接器的特点在于,笼式弹簧的一部分通过套筒的连接侧向外伸出,因此笼式弹簧的所述部分可以穿过金属底座中对应的通孔,其中,通孔直径的选择标准为:笼式弹簧的弹簧端部应接触金属底座通孔的内壁,并且可以靠在该内壁上。
这样就可以在金属底座和安装在金属底座上的连接器之间建立起附加的、可靠的电接触。
该套筒优选为可导电的,并且优选由金属制成,或者至少具有金属涂层。笼式弹簧优选与外导体和/或套筒电连接。
套筒优选由镀金或镀银不锈钢或黄铜制成。通过镀金套筒形成免腐蚀的导电接触。镀银可以在金属上形成特别导电的表层。当然,套筒也可以是铝制的,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在铝的表面会形成薄的高电阻氧化膜,在将连接器固定在金属底座上时应先破坏该氧化膜,以便形成可靠的电接触。此外,不锈钢或黄铜容易焊接,而铝材质则有一定的限制。
在所述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优选安装一个围绕该内导体的塑料绝缘件,以形成内导体和外导体之间的电气和机械隔离。塑料层相当于电绝缘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IMS连接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IMS连接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3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