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63254.2 | 申请日: | 2016-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36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琴;刘鹍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5/00 | 分类号: | H04L5/00;H04W7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龙双利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29 | 代理人: | 范华英;毛威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信号 传输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参考信号资源池;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资源池,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类参考信号,和/或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类参考信号。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能够灵活分配不同种类的参考信号所采用的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为了在保证传输可靠性的前提下提升传输效率,网络设备通常会估计用于传输信号的无线信道的质量,并根据无线信道的质量确定调度方案。在目前的无线通信系统中,通常会借助传输参考信号来获取无线信道的质量信息。通信系统通常使用不同种类的参考信号:一类参考信号用于信道质量测量或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State Information,简称为“CSI”)的测量,例如,小区特定参考信号(Cell-specific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CRS”)、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Reference Signal,简称为“CSI-RS”)等;另一类参考信号用于波束管理,由于在波束赋形技术中,为跟踪赋形波束的变化,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对不同赋形波束下的多个参考信号的信道质量测量选择得到最优的一个或多个赋形波束。
在现有技术中,用于波束管理的参考信号和用于CSI测量的参考信号是独立配置的,这样会导致参考信号所采用的资源不能灵活分配,资源利用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能够灵活分配不同种类的参考信号所采用的资源,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包括:网络设备确定参考信号资源池,所述参考信号资源池中的资源用于发送第一类参考信号和/或第二类参考信号;所述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资源池中的资源;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参考信号资源池,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和/或第二配置信息,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资源池中发送所述第一类参考信号所采用的第一资源,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指示所述参考信号资源池中发送所述第二类参考信号所采用的第二资源;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配置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类参考信号,和/或所述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配置信息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二类参考信号。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配置一个既可用于波束管理又可用于信道质量信息获取的参考信号资源池,即该参考信号资源池中的资源既可用于第一类参考信号,又可用于第二类参考信号,那么,该网络设备可以灵活配置该参考信号资源池中的资源用于波束管理和/或用于信道质量信息获取。例如,在不发送第二类参考信号的情况下,将该参考信号资源池中的资源完全给第一类参考信号使用;或者在不发送第一类参考信号的情况下,将该参考信号资源池中的资源完全给第二类参考信号使用;或者为该第一类参考信号和该第二类参考信号合理动态地分配该参考信号资源池中的资源,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的信号传输方法,通过网络设备在发送第一类参考信号和/或第二类参考信号之前,确定参考信号资源池,并为第一类参考信号和/或第二类参考信号配置该参考信号资源池中的资源,从而能够灵活分配不同种类的参考信号所采用的资源,实现不同种类的参考信号资源间的共享,提高参考信号资源的利用率。
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资源包括所述第二资源。
具体地,可以先选取用于发送第一类参考信号的M个资源,再从该M个资源中选择N个资源作为发送第二类参考信号所采用的资源,这样,第一类参考信号和第二类参考信号可以共享上述N个资源进行发送,从而实现资源间的共享,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63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