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56809.0 | 申请日: | 2016-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0701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王芳;王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0 | 分类号: | F25B39/00 |
代理公司: | 11201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宋合成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经济***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蛇形 通道 换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两个集流管和多个扁管。每个集流管上设有多个流通孔,每个集流管上至少有两个流通孔在周向上错开设置。多个扁管并联连接在两个集流管之间,每个扁管的至少一部分蜿蜒延伸或者环绕集流管延伸,每个扁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集流管上的流通孔相连,多个扁管与每个集流管上的多个流通孔一一对应设置。根据本发明的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可减短单个制冷剂流路的长度,以降低换热器制冷剂侧流阻及压降。应用该换热器的制冷系统,可提高换热效率。另外,根据安装空间尺寸等环境条件而异,换热器的扁管布置方式多样,可扩大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的应用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换热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空调行业迅猛发展,而换热器作为空调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也需要根据市场方面的要求进行改进优化设计。微通道换热器具有制冷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耐压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很好满足市场的要求。
微通道换热器主要由微通道扁管、散热翅片和集流管组成。在微通道扁管的两端设有集流管,用于分配和汇集制冷剂。在相邻的微通道扁管之间设有波纹状或带有百叶窗形的散热翅片,用以强化换热器与空气侧的换热效率。
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是在普通微通道换热器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换热器。微通道蛇形管换热器的单根扁管较长,制冷剂的流程较大,因此蛇形管换热器往往制冷剂侧压降过大。制冷系统的压缩机功率额定时,制冷剂侧压降过大会影响换热器的制冷剂冷凝温度或蒸发温度,制冷剂与空气侧的温差缩小显著,换热效率降低,换热量不满足要求,使微通道蛇形管换热器应用场合受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减短制冷剂流程、降低制冷剂侧压降的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包括:两个集流管,每个所述集流管上设有多个流通孔,每个所述集流管上至少有两个所述流通孔在周向上错开设置;多个扁管,所述多个扁管并联连接在所述两个集流管之间,每个所述扁管的至少一部分蜿蜒延伸或者环绕所述集流管延伸,每个所述扁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集流管上的所述流通孔相连,所述多个扁管与每个所述集流管上的所述多个流通孔一一对应设置。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通过设置多根并联的扁管,并联的多流路共享同一进口集流管和出口集流管,可减短单个制冷剂流路的长度,以达到降低换热器制冷剂侧流阻及压降的目的。应用该换热器的制冷系统在压缩机功率额定时,由于制冷剂侧压降减小,可增加制冷剂与空气侧的温差,提高换热效率。另外,根据安装空间尺寸等环境条件而异,换热器的扁管布置方式多样,可扩大蛇形管微通道换热器的应用场合。
具体地,每个所述流通孔的长边与相应的所述集流管的轴向方向大体平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集流管上至少设有一组第一孔组,所述第一孔组内包括多个所述流通孔,且每组所述第一孔组中的多个所述流通孔的中轴线在相应的所述集流管的中轴线上的投影相重合。
在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每组所述第一孔组中包括两个所述流通孔,两个所述流通孔的中轴线相对相应的所述集流管的中轴线中心对称;与所述第一孔组中两个所述流通孔相连的所述扁管分别延伸形成一个管层,两个所述管层位于同一平面上。
可选地,每个所述集流管上设有多组沿相应所述集流管的轴向间隔开排布的所述第一孔组。
在另一些具体实施例中,连接每组所述第一孔组中多个所述流通孔的所述扁管同向延伸,以使相应的多个所述扁管位于同一管层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未经杭州三花微通道换热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5680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