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苎麻精干麻的清洁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52182.1 | 申请日: | 2016-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19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27 |
发明(设计)人: | 韩光亭;姜伟;宋焱;张元明;李明华;辛玉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大学 |
主分类号: | D01B1/10 | 分类号: | D01B1/10;D01C1/00 |
代理公司: | 青岛智地领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37252 | 代理人: | 毛胜昔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苎麻 精干 清洁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苎麻精干麻的生产方法,尤其涉及一种苎麻精干麻的清洁生产方法,属于纺织工业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苎麻精干麻的生产方法,其工艺路线为:苎麻原麻样品准备—一煮(NaOH浓度1%,时间1h,浴比1:20)—水洗—二煮(NaOH浓度1%,双氧水浓度3%,NaSiO3浓度3%,亚硫酸钠浓度2%,尿素浓度3%,三聚磷酸钠浓度3%,时间1h,浴比1:20)—水洗—脱水—给油—烘干—精干麻。
现有技术的苎麻精干麻的生产方法的主要问题或不足在于,其脱胶步骤需要采用浓度相对较高的NaOH(浓度为1%)、整个脱胶工序的脱胶时间长(时间约5h)、亚硫酸钠成分高温下易分解释放出二氧化硫气体。并且,由于其脱胶步骤浴比高,废水排放量大;而且,所排放的废水中,由于NaOH和亚硫酸钠成分的含量高,导致后续的废水处理难度加大,废水处理成本较高。
更为关键的是,现有技术的苎麻精干麻的生产方法,其成品苎麻纤维细度不高、物理指标(特别是强度指标)相对较差、纤维分散不均匀,甚至是,部分纤维不能完全分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控制简便、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符合清洁生产工艺要求的苎麻精干麻的清洁生产方法。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苎麻精干麻的清洁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原麻软化步骤
将苎麻原麻切成15cm长的小段,置于浸渍槽内,浸没在45~55℃的温水中30min,以使苎麻原麻软化;
第二步,蒸汽爆破预处理步骤
采用通入蒸汽并快速泄压的方式,以将爆破仓内及其进、出蒸汽管路中剩余的空气清除干净,并对蒸汽爆破机的爆破仓内壁进行充分预热;
然后,快速将经过软化的苎麻原麻置于蒸汽爆破机的爆破仓内,开启高压蒸汽供汽阀向爆破仓内供汽,待爆破仓内蒸汽压力达到0.5~0.8MPa后切断高压蒸汽供汽阀、保压3~5min;
然后,迅速打开蒸汽爆破机的泄压阀,进行泄压爆破;排出废液、收集已处于初步分散状态的粗纤维状的预处理麻纤维,备用;
第三步,水洗分拣步骤
将经过蒸汽爆破后的预处理麻纤维置入流动水洗槽中,保持水液面高于预处理麻纤维30cm,缓慢搅动5min,以涤除经过蒸汽爆破后已分离、但仍附着在预处理麻纤维表面上的胶质;同时,清理掉浮于水面的苎麻韧皮组织外面的表皮;
然后,捞出麻纤维,轧水至麻纤维的含水率为30~50%,得到经过部分脱胶的麻纤维束;
第四步,脱胶步骤
将所得到的麻纤维束置入脱胶槽中,开启进液阀,注入脱胶液至浴比为1:12;
然后,加热至将脱胶槽内的脱胶液温度为85~95℃,并向脱胶液中通入压缩空气以搅动脱胶液、进行预脱胶30min;
接着,按稳定剂与麻纤维的质量比为1︰1000的比例,向脱胶槽内注入用作稳定剂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保持脱胶槽内的液温为85~95℃,并继续通入压缩空气以搅动脱胶液、脱胶30min;
最后,排空脱胶槽内的液体,并开启进水阀,喷淋冲洗干净后,得到苎麻纤维半成品;
上述脱胶液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过碳酸钠浓度4~6%,双氧水浓度2~3%,三聚磷酸钠浓度2%,硅酸钠浓度2%;
第五步,后处理步骤:
将苎麻纤维半成品,依次经脱水、上油、烘干,即得苎麻精干麻成品。
优选为,上述迅速泄压爆破,是指泄压过程的时长t为0<t<1s。
进一步优选,上述烘干的工艺温度为110-120℃。
进一步优选,上述高压蒸汽的压力为1.0-1.5MPa。
上述技术方案直接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工艺控制简便、产品质量好(纤维强度指标好,可达5.59cN/dtex以上、纤维白度高,可达51以上)。
上述技术方案的苎麻精干麻的清洁生产方法,不使用烧碱,化学试剂均无毒无害且消耗量小,符合清洁生产工艺要求。
上述技术方案的苎麻精干麻的清洁生产方法,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原因在于,整个生产过程中,水、电、汽消耗相对较低低、耗时短(约3h40min)、化学药品用量少(1.56千克/千克苎麻原麻),并且脱胶工序不使用烧碱、并且不使用可能导致二氧化硫废气产生的亚硫酸钠成分,环保压力小、废水处理成本相对较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大学,未经青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521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打气筒(HQ‑30)
- 下一篇:手打气筒(P38B‑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