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的发动机冷却液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946194.3 | 申请日: | 2016-10-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8780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冯会良;张春辉;张凯蛟;杨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K5/20 | 分类号: | C09K5/20;C23F11/12;C23F1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文君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发动机 冷却液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的发动机冷却液,其包含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乙二醇30~60%、多元醇0.5~5%、羟基取代芳香羧酸0.3~1%、脂肪族二元羧酸1~3%、脂肪族一元羧酸0.5~1.2%、三唑类化合物0.01~0.5%、pH值调节剂适量、消泡剂0.001~0.05%,余量为去离子水。本发明冷却液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能,不含钼酸盐、胺、亚硝酸盐、磷酸盐等能对环境及人身有害的物质,采用有机羧酸作为缓蚀剂,能够为冷却系统中钢、铁、紫铜、黄铜、铸铝、焊锡等金属提供优异的防腐蚀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的发动机冷却液,属于汽车化学品领域。
背景技术
发动机冷却液是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传热介质,其主要成分通常为乙二醇的水溶液,复配缓蚀剂、消泡剂、分散剂、染色剂等添加剂,具有冷却、防冻、防沸、防腐等作用。
现代电控发动机,由于其高转速、高压缩比和高功率的工作特点,其机械负荷和热负荷较大,摩擦热较高,因而对冷却液的工作温度的要求提高到95℃~101℃,对冷却液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冷却液温度的提高,要求与之配套的冷却液也应具有更好的高温稳定性和传热性。机动车发动机经常工作在高温条件下,冷却系统金属部件局部表面温度甚至能够达到180℃以上,与其相接触的发动机冷却液极端情况下可能达到150℃。较高的热负荷导致冷却液中的抗冻剂乙二醇氧化降解为甲酸、羟乙酸对发动机冷却系统造成腐蚀,缩短冷却液的使用寿命。冷却液由于高温稳定性差,在使用过程中氧化变黑,造成冷却系统腐蚀的情况时有发生。
申请号为201010265479.3的中国专利通过提高硅酸盐型冷却液的储备碱度,从而增强冷却液对酸的中和能力,来防止发动机冷却液在长期高温状态下的酸化变质。申请号为200380104743.3的中国专利通过利用具有羧酸部分和羟基部分的有机化合物和丙三羧酸来改进冷却剂中二醇组分稳定性,降低二醇组分的降解倾向,提高的冷却液在高温状态的腐蚀保护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耐高温的发动机冷却液,该发动机冷却液采用全有机羧酸盐缓蚀剂技术,尤其是多元醇和羟基取代芳香羧酸的引入,提高了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中乙二醇组分的稳定性,抑制了乙二醇的高温降解,延长了冷却液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本发明目的,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高温的发动机冷却液,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
所述适量以调节发动机冷却液的pH值为7.5~9为准。
优选地,所述耐高温的发动机冷却液由如下重量百分含量的成分组成:
所述适量以调节冷冻液的pH值7.5~9为准。
本发明中的乙二醇作为冷却液的抗冻剂,能够有效降低冷却液的冰点、提高冷却液的沸点。
本发明所述多元醇可以是选自季戊四醇、双季戊四醇、木糖醇、山梨糖醇、甘露糖醇、乳糖醇、蔗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为季戊四醇和/或山梨糖醇。所述多元醇具有抑制发动机冷却液中乙二醇组分氧化的能力。
本发明所述羟基取代芳香羧酸为分子内含有羟基的芳香族羧酸化合物,可能采用的典型的羟基取代芳香羧酸化合物为邻羟基苯甲酸、间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酸、2,3-二羟基苯甲酸、2,4-二羟基苯甲酸、3,4-二羟基苯甲酸、3,5-二羟基苯甲酸、2,4,6-三羟基苯甲酸、没食子酸(3,4,5-三羟基苯甲酸)、2-羟基-5-甲基苯甲酸、1-羟基-2-萘甲酸、2-羟基-3-萘甲酸、4-羟基-2,6-二甲基苯甲酸、5,5'-亚甲基二水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优选为2,4,6-三羟基苯甲酸和/或没食子酸。所述羟基取代芳香羧酸具有优异的缓蚀性能、抗氧化性能,能够提高冷却液体系的高温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61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