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供电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44455.8 | 申请日: | 2016-10-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946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4 |
发明(设计)人: | 叶伏明;沈高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202 | 代理人: | 王基才 |
地址: | 3521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供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池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锂电储能作为通讯设备的备用电源,当市电无法供给使,前端AC/DC电源无法工作,由于其特殊性,需要不间断的给设备供电,备用电源在此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市电长时间无法供给,备用电源能量无法及时补充,备用电源能量也有耗尽的时候,为保证电池不会过放,BMS会关断电池输出,停止对外放电;直到市电供给正常,AC/DC恒流电源会给通讯系统及备用电池充电。如果通讯设备最低工作电压低于馈电后的电池电压,则此时AC/DC恒流电源给设备和电池同时供电;如果通讯设备最低工作电压高于馈电后的电池电压,则此时需要较大功率的AC/DC恒流电源给电池充电,使电压达到通讯设备的最低工作电压,保证市电供给正常后通讯设备正常运行。
在已公开的电池供电电路中,存在如下缺陷:
由于,备用电源馈电后,市电供给正常时可能通讯系统仍然无法正常工作。因此,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行,需要一个功率很大的AC/DC恒流电源,或者通讯设备厂家把最低工作电压设置更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很大功率的AC/DC恒流电源的电池供电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供电电路,包括:主功率电路单元、恒流反馈电路单元、恒压反馈电路单元、控制电路单元,其中:
主功率电路单元包括蓄能元件,主功率电路单元,用于:根据控制电路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由恒流供电电源向蓄能元件和电池充电、或者由蓄能元件向电池充电;
恒流反馈电路单元,用于:检测主功率电路单元向电池充电的输出电流,将输出电流与预设的第一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电流比较结果,将电流比较结果输出到控制电路单元;
恒压反馈电路单元,用于:检测主功率电路单元向电池充电的输出电压,将输出电压与预设的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得到电压比较结果,将电压比较结果输出到控制电路单元;
控制电路单元,用于:根据电流比较结果、电压比较结果向主功率电路单元输出控制信号。
作为本发明电池供电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电路单元,具体用于:
向主功率电路单元输出控制信号,使得主功率电路单元提高由恒流供电电源向蓄能元件和电池充电的频率,直到电流比较结果为输出电流大于第一阈值、或者电压比较结果为输出电压大于第二阈值,则向主功率电路单元输出控制信号,使得主功率电路单元停止或减少由恒流供电电源向蓄能元件和电池充电的频率。
作为本发明电池供电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功率电路单元还包括开关元件、续流二极管;
恒流供电电源的一极与电池的一极连接,恒流供电电源的另一极依次通过开关元件、蓄能元件与电池的另一极连接,开关元件与蓄能元件的连接点通过续流二极管与电池的一极连接;
根据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出端与开关元件的控制端连接,根据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出信号控制开关元件的开关频率。
作为本发明电池供电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开关元件为场效应管,所述场效应管的栅极与控制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单元输出的控制信号为场效应管的PWM信号占空比。
作为本发明电池供电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主功率电路单元中,恒流供电电源的正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恒流供电电源的负极依次通过开关元件、蓄能元件与电池的负极连接,开关元件与蓄能元件的连接点与续流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续流二极管的负极与电池的正极连接。
作为本发明电池供电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控制芯片的使能端与恒流供电电源连接,控制芯片的输出端向所述主功率电路单元输出控制信号,控制芯片的输入端分别与所述恒流反馈电路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恒压反馈电路单元的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电池供电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恒流反馈电路单元包括:第一差分放大器、第一比较器、串联在主功率电路单元与电池之间的检测电阻,第一差分放大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与检测电阻的两端连接,第一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端与第一比较器的一输入端连接,第一比较器的另一输入端与第一基准电压连接,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电池供电电路的一种改进,所述检测电阻串联在主功率电路单元与电池的负极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444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