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定量激励的主轴固有频率多点测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35577.0 | 申请日: | 2016-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685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梅雪松;运侠伦;胡振邦;姜歌东;许睦旬;张尊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7/02 | 分类号: | G01M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有频率 测试分析软件 多点测试系统 加速度传感器 激振装置 计算机安装 计算机连接 数据采集卡 信号输出端 测试主轴 力传感器 主轴连接 主轴设计 振型 帮助 测试 保证 | ||
一种可定量激励的主轴固有频率多点测试系统,包括和主轴连接的定量激振装置,主轴上连接有一个以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定量激振装置的力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连接,计算机安装有测试分析软件,本发明操作非常简单可靠,尤其可定量激励,完全不需要经验,测试更加准确可靠,保证了系统的稳定性,通过测试分析软件可以有效的帮助主轴设计人员测试主轴固有频率和振型,从而帮助其在设计和工作的过程中提高效率,可以产生实际的经济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床主轴模态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定量激励的主轴固有频率多点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工业设备向高精度、高效率方向飞速发展,尤其是旋转机械的工作转速已经进入高速、超高速时代,微小的振动都会引起加工精度和加工效率的降低。模态测试是机械振动研究领域非常重要的分析手段,已经被工程和科研技术人员广泛接受,在很多领域都非常适用。
许多测试模态的设备和手段被开发出来,其中应用广泛且最为有效的就是采用力锤激励进行测试的系统。但是,这种系统在进行模态测试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的不同,激励力的大小不同虽然不会明显影响分析结果,但是在很多时候会影响分析,尤其是经常会出现激励力无法满足要求而不得不多次进行锤击,不但影响实验的精度,而且严重时会造成冲击力超出传感器阈值,长期会导致传感器精度降低。
更为重要的是,很多实验分析人员因为缺乏经验,会导致激励信号出现畸形,不利于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如何获得定量稳定的激励是信号是非常关键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定量激励的主轴固有频率多点测试系统,大大的减少测试人员的工作量,显著提高力信号的准确性。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定量激励的主轴固有频率多点测试系统,包括和主轴连接的定量激振装置,主轴上连接有一个以上的加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定量激振装置的力传感器通过数据采集卡和计算机连接,计算机安装有测试分析软件。
所述的定量激振装置,包括与主轴直接接触的激振头1,激振头1与力传感器2旋拧在一起,力传感器2的信号输出通过信号传输线3与数据采集卡连接,激振头1和力传感器2连接在激振杆7前端,激振杆7后端设有激振杆拉扭11,信号传输线3从激振杆7内部走线,激振杆7穿过基座21内部,基座21前端固定有前端盖5,基座21后端固定有后端盖22,后端盖22通过后端盖紧固盖12压紧在基座21上,基座21中部内侧设有中部校正盖18,中部校正盖18连接在基座21上,激振杆7穿过前端盖5、中部校正盖18、后端盖22、后端盖紧固盖12,恒力弹簧6前端铰接在激振杆7上,后端固定在中部校正盖18上,呈缠绕状分布在激振杆7的前端盖5和中部校正盖18之间的部分,激振杆挡块9固定在激振杆7的中部校正盖18和后端盖22之间的部分,激振杆挡块9和卡爪14配合,卡爪14一端和卡爪旋转铆钉13连接,卡爪14绕卡爪旋转铆钉13可旋转,另一端和紧固铆钉15连接,卡爪14绕紧固铆钉15可旋转,卡爪14和顶尖17的一端配合,顶尖17和顶尖旋转铆钉16连接,顶尖17绕顶尖旋转铆钉16可旋转,顶尖17的另一端与释放杆19后端铰接,释放杆19穿过中部校正盖18、前端盖5,释放杆19前端有释放杆推扭20。
所述的力传感器2前端安装有弹性激振头1来保护传感器和被测物体,力传感器2采集的数据通过激励力信号传输线3连接数据采集卡,激励力信号传输线3从激振杆7内部传输。
所述的定量激振装置的工作流程是:手动拉动激振杆拉扭11,激振杆7上的激振杆挡块9将与卡爪14配合,此时恒力弹簧6被压缩一定长度,其变形力符合胡克定律F=kx,将激振装置对准被测试物体的激振点,旋动释放杆推扭20,推力自释放杆19推动顶尖17,顶尖17绕顶尖旋转铆钉16旋转,从而推动卡爪14在卡爪旋转铆钉13和紧固铆钉15的共同作用顺时针旋转到一定角度,松开释放杆推扭20,此时激振杆7将被释放,在恒力弹簧6的恢复力作用下,激振被测物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35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