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内容的HEVC码流质量预测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8733.0 | 申请日: | 2016-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6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王永芳;朱康华;吴健;朱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17/00 | 分类号: | H04N17/00;H04N19/154;H04N19/4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顾勇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内容 hevc 流质 预测 模型 | ||
1.一种基于内容的HEVC码流质量预测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视频特征提取模块(1),内容类型分类矩阵计算模块(2)和质量预测模型模块(3),所述视频特征提取模块(1)利用码流中提取的视频特征信息,在所述内容类型分类矩阵计算模块(2)中建立内容相关矩阵,然后利用内容相关矩阵通过所述质量预测模型模块(3)建立视频质量预测模型,从而预测视频质量,具体为:
所述视频特征提取模块(1)能从已编码的码流中提取能影响视频质量或者与视频质量相关的基本特征参数数据,包括运动矢量、码率、变换系数和其他量化参数;
所述内容类型分类矩阵计算模块(2)包括时域复杂度子模块(4)、空域复杂度子模块(5)、码率标准差子模块(6)和非零变换系数百分比子模块(7),所述时域复杂度子模块(4)利用时域信息计算时域因子数据,所述空域复杂度子模块(5)利用空域信息计算空域因子数据,所述码率标准差子模块(6)利用平均码率信息计算码率调制因子数据,所述非零变换系数百分比子模块(7)利用非零变换系数权重计算变换系数调制因子数据;
所述质量预测模型模块(3)利用所述内容类型分类矩阵计算模块(2)计算所得内容信息和量化参数信息,通过计算建立视频质量预测模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内容的HEVC码流质量预测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容类型分类矩阵计算模块(2)中建立内容相关矩阵,内容相关矩阵的计算公式如下:
CTC=a+b*Tinf o+c*Sinf o+d*Bdev+e*ρ (ⅰ)
其中,CTC表示内容相关矩阵,Tinf o表示序列时域复杂度因子,Sinf o表示空域复杂度因子,Bdev表示码率的标准差因子,ρ表示经过量化的变换系数中非零系数的百分比因子,a=19865.338,b=21668.041,c=-43044.104,d=0.563,e=-1207737.8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基于内容的HEVC码流质量预测模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序列时域复杂度因子Tinf o,在所述时域复杂度子模块(4)中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处理得到:
其中,Bave表示平均码率,表示运动区域的比重,Marg表示对应运动区域的平均幅度,表示序列的运动量;
在所述时域复杂度子模块(4)中,在(ⅱ)式中的平均码率Bave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处理得到:
其中,Bitsi表示第i帧的输出码率,N代表编码的帧数。
在所述时域复杂度子模块(4)中,在(ⅱ)式中的对应运动区域的平均幅度Marg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处理得到:
在公式(iv)和公式(v)中,Ki表示第i帧中非零运动矢量的数目,w和h分别代表视频帧的宽度和高度,Mi表示第i帧中非零运动矢量的平均幅值,N代表编码的帧数,对应运动区域的平均幅度Marg通过对每一帧的Mi求均而得到,所述Marg也作为表示时域复杂度特征的一种参数;
在所述时域复杂度子模块(4)中,在(ⅱ)式中的运动区域的比重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处理得到:
在公式(vi)和公式(ⅶ)中,counti(MVnon-zero)表示第i帧中非零运动矢量的数目,counti(MV)表示第i帧中总的运动矢量数目,N表示编码的帧数,Ci表示第i帧视频中非零运动矢量的比例,所述Ci也作为表示时域复杂度特征的一种参数,表示检测视频中的运动区域所占比例,越大表示静止区域所占比重越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873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行MAC控制单元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无线终端漫游方法及装置
- 内容再现系统、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提供装置、内容再现程序和内容提供程序
- 内容记录系统、内容记录方法、内容记录设备和内容接收设备
- 内容服务系统、内容服务器、内容终端及内容服务方法
- 内容分发系统、内容分发装置、内容再生终端及内容分发方法
- 内容发布、内容获取的方法、内容发布装置及内容传播系统
- 内容提供装置、内容提供方法、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
- 内容传输设备、内容传输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发送设备、内容发送方法、内容再现设备、内容再现方法、程序及内容分发系统
- 内容再现装置、内容再现方法、内容再现程序及内容提供系统
- 内容记录装置、内容编辑装置、内容再生装置、内容记录方法、内容编辑方法、以及内容再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