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智能减阻结构的汽车及其运作方式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6527.6 | 申请日: | 2016-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7942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4 |
发明(设计)人: | 蒋飞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星驰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7/02 | 分类号: | B62D37/02 |
代理公司: | 嘉兴永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65 | 代理人: | 蔡鼎 |
地址: | 314415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体 出风口 减阻结构 平衡风口 进风口 风道 风力发电机 风向传感器 蓄电池 内部设置 前端设置 运作方式 底风道 端口处 风扇 导风 智能 连通 转动 汽车 电路连接 尾部设置 控制器 导风板 开闭板 排水门 升降板 升降盖 摆动 嘴口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智能减阻结构的汽车及其运作方式。本具有智能减阻结构的汽车包括车体,车体的前端设置前风向传感器,车体的前端设置若干个进风口,进风口的端口处设置转动导风嘴,转动导风嘴的嘴口上设置升降板,车体的底部设置平衡风口,平衡风口上设置开闭板,车体的后端设置后风向传感器,车体的后端设置若干个出风口,出风口的端口处设置摆动导风板,出风口的端口上设置升降盖,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由若干风道连通,若干风道设置在车体内的两侧部,风道内设置风扇,风扇连接风力发电机,车体内部设置蓄电池,风力发电机通过电路连接蓄电池,平衡风口与出风口之间通过底风道连通,底风道的尾部设置排水门,车体内部设置控制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特别是一种具有智能减阻结构的汽车及其运作方式。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在气流中快速运动的汽车,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来克服阻力。其中,由于汽车的运动过程是不断地撞开其运动前方厚厚的气流的过程(正压力),因此,克服正压力是最主要的能源消耗。另外,由于汽车在高速运动的过程中,必然会在后端(尾部)形成负压力,因此,汽车同时又要被尾部形成的负压紧紧的拉住,克服负压力构成了仅次于克服正压力的又一最主要的能源消耗。紧接着,由于被汽车刚刚撞开的气流受到挤压,不可能立刻就远离汽车,这些刚刚被撞开的气流仍然还会紧紧的包裹在汽车的侧面,从而形成侧向压力。还有,汽车底部流体运动速度慢于汽车上部流体运动速度,速度慢气压高,速度快气压低,由此产生的升力阻力给汽车行驶带来不稳定不安全及阻力。
现有技术中的减阻方式均缺乏自动感测及智能调整效果,从而结构死板,作用局限,不能够实现适应性减阻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感测、分析及调控相配合,从车体的前后底三方面进行可适应变化的减阻导风调节,以实现最优省力减耗效果的具有智能减阻结构的汽车及其运作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智能减阻结构的汽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的前端设置前风向传感器,所述车体的前端设置若干个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端口处设置转动导风嘴,所述转动导风嘴的嘴口上设置升降板,所述车体的底部设置平衡风口,所述平衡风口上设置开闭板,所述车体的后端设置后风向传感器,所述车体的后端设置若干个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端口处设置摆动导风板,所述出风口的端口上设置升降盖,所述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由若干风道连通,若干所述风道设置在所述车体内的两侧部,所述风道内设置风扇,所述风扇连接风力发电机,所述车体内部设置蓄电池,所述风力发电机通过电路连接所述蓄电池,所述平衡风口与出风口之间通过底风道连通,所述底风道的尾部设置排水门,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控制器,所述前风向传感器、后风向传感器、转动导风嘴、升降板、摆动导风板、升降盖、开闭板、排水门和风力发电机均通过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
在上述的具有智能减阻结构的汽车中,所述车体的前端设置前舱,所述前舱具有升降门,所述前风向传感器设置于前舱中,所述前风向传感器由前气缸驱动连接;所述车体的后端设置后舱,所述后舱具有升降门,所述后风向传感器设置于后舱中,所述后风向传感器由后气缸驱动连接;所述升降门、前气缸与后气缸均通过电路连接所述控制器。
在上述的具有智能减阻结构的汽车中,所述转动导风嘴为锥形嘴口,所述锥形嘴口的大口朝外,小口朝内。
在上述的具有智能减阻结构的汽车中,所述转动导风嘴的竖直转向角度为35°至45°,所述转动导风嘴的水平转向角度为40°至50°。
在上述的具有智能减阻结构的汽车中,所述摆动导风板的水平摆动角度为25°至35°。
在上述的具有智能减阻结构的汽车中,所述风道具有直线段和弧度段,所述直线段与弧度段之间过渡衔接。
一种具有智能减阻结构的汽车的运作方式,包括以下运作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星驰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星驰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65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多功能运载小车
- 下一篇:一种甘薯茎尖脱毒与育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