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子互锁传递窗在审
| 申请号: | 201610926392.3 | 申请日: | 2016-10-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43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 发明(设计)人: | 万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盛精密钣金江苏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L2/07 | 分类号: | A61L2/07;A61L2/10;E06B7/30;E05B47/00;E05B6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235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互锁 传递窗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子互锁传递窗,该电子互锁传递窗包括不锈钢箱体、电子互锁装置,不锈钢箱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密封门,密封门上设有透明玻璃,便于对箱体内进行观察,两端的密封门与电子互锁装置连接,用于实现控制两端密封门的单边开启;所述箱体内设置蒸汽灭菌锅,该蒸汽灭菌锅的底部设有电加热器和蒸汽管道,通过蒸汽管道向蒸汽灭菌锅通入蒸汽,经电加热器加热后的高温蒸汽进入蒸汽灭菌锅内腔的上部,对置于蒸汽灭菌锅内器械进行高温灭菌杀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子互锁传递窗。
背景技术
传递窗作为洁净室的一种辅助设备,广泛用于微细科技、生物实验室、制药企业、食品加工业、医院、LCD 及电子厂等一切需要空气净化的场所。目前,现有传递窗一般采用机械互锁,内部使用紫外灯进行消毒,其持续消毒效果交差,可能会出现细菌复活的现象;且紫外线灯套管容易结垢,影响紫外光的透出和杀菌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具有多重灭菌功能的电子互锁传递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电子互锁传递窗,包括:不锈钢箱体、电子互锁装置,不锈钢箱体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密封门,密封门上设有用于便于对箱体内进行观察的透明玻璃,各密封门与电子互锁装置连接,用于控制各密封门的单边开启;箱体的底壁上设有底座,底座上设有蒸汽灭菌锅,该蒸汽灭菌锅的底部为换热区,换热区内设有电加热器及与外接蒸汽相通的蒸汽管道,蒸汽灭菌锅9的上部为器械放置区,用于放置待灭菌的器械;蒸汽灭菌锅的顶部设置密封盖,实现蒸汽灭菌锅的密封。蒸汽灭菌锅和密封盖的内壁上铺设有真空绝热板,以起到高效隔热保温的效果,防止热能快速损失,大幅降低蒸汽的消耗量。真空绝热板包括:多层玻璃纤维片材叠层构成的芯材,真空包覆中该芯材上的镀铝膜。
所述箱体内部顶端设置紫外灯,对箱体内进行紫外消毒,可根据需要选择单独紫外消毒、单独蒸汽消毒或是紫外消毒加蒸汽消毒多种消毒模式。
所述密封门上设有把手,便于对密封门进行操作;所述箱体的外壁还设有开关,用于控制紫外灯的开闭。
所述箱体的内壁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易于清洁。
发明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的电子互锁传递窗,相对于现有技术,在箱体内设置蒸汽灭菌锅,可根据需要选择紫外线灭菌或蒸汽灭菌,效果更佳;使用电子互锁装置,实现两端密封门的单边开启;箱体的内壁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易于清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2,本实施例的电子互锁传递窗,包括:不锈钢箱体1、电子互锁装置4,不锈钢箱体1的两端分别安装有密封门2,密封门2上设有透明玻璃3,便于对箱体1内进行观察,各密封门2与电子互锁装置4连接,用于实现控制各密封门2的单边开启;箱体1的底壁上设有底座10,底座10上设有蒸汽灭菌锅9,该蒸汽灭菌锅9的底部为换热区93,换热区93内设有电加热器96及与外接蒸汽相通的蒸汽管道94,蒸汽灭菌锅9的上部为器械放置区91,用于放置待灭菌的器械;蒸汽灭菌锅9的顶部设置密封盖92,实现蒸汽灭菌锅的密封。蒸汽灭菌锅9和密封盖92的内壁上铺设有真空绝热板。
箱体1内部顶端设置紫外灯8,对箱体1内进行紫外消毒,,可根据需要选择单独紫外消毒、单独蒸汽消毒或是紫外消毒加蒸汽消毒多种消毒模式。
所述密封门2上设有把手5,便于对密封门2进行操作;箱体1外壁还设有开关6,用于控制紫外灯8的开闭。
所述箱体1的内壁涂覆聚四氟乙烯涂层,易于清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盛精密钣金江苏有限公司,未经万盛精密钣金江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6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盆栽黄平板椒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 下一篇:并联充电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