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视频监控应用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24023.0 | 申请日: | 2016-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956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陆荣;刘泽宇;赵雨清;徐志鸿;周漪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29/08;H04N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监控 应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视频监控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视频监控架构。
背景技术
视频监控是随着人们安全意识日益增强的科技产物,也是计算机图像处理领域的前沿课题。早期的模拟视频监控已经逐渐被数字化视频监控所取代。数字化视频监控结合计算机应用,以数字视频处理技术为基础,综合数据压缩、传感器技术、智能控制技术等,在满足基本监控需求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图像质量和传输距离。传统数字视频监控基于PC机和数字监控终端,其优势在于终端功能强大,但操作繁琐,布线工程量大,软件开放性不高,体积难以控制。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TCP/IP通信协议的Web技术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许多的通信设备、控制设备等都实现了内置嵌入式Web服务器,使用浏览器通过设备的网络接口就能访问设备,实现配置设备运行参数、查看设备运行状态等功能。由于嵌入式系统的高度集成、信息处理能力强大的特性,以及Web系统的开放性和良好的互动性,Web和嵌入式系统的结合已经成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日常设备与网络技术的结合也使得设备智能化程度大大提高。
针对数字视频监控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新型的网络视频监控在结合传统数字视频监控优点的基础上,结合了嵌入式系统和计算机网络,顺应信息社会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应用于交通监控、智能家居、银行安全监控、实况直播等工作、生活领域,且随着技术发展和网络普及,监控系统的成本得以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的视频监控应用系统属于数字化网络监控系统,特别是采用完全B/S架构,加强数据同步,系统结构灵活,使用方便,布设成本和升级成本低,实用性高。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稳定灵活,易于维护和使用的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1)一种视频监控应用系统,组成包括数据采集单元1、整合Web服务器的嵌入式服务端2,局域网PC机3,路由器4,防火墙5,互联网6,智能手机7,外网计算机8,其中:数据采集单元1通过有线或者无线方式连接到服务端2,向服务端2传输数据并接收命令,服务端2连接到路由器4,通过防火墙5与互联网6连接,系统使用局域网PC机3、外网计算机8或智能手机7上的浏览器进行访问。
2)数据采集单元1采用支持UVC格式的USB接口或无线监控摄像头,视频负责数据采集处理和应急存储;所述嵌入式服务端2整合了嵌入式Web服务器,负责终端管理、数据存储、数据传输、Web请求响应、命令接收与转发。
3)局域网PC机3、外网计算机8、智能手机7通过动态域名解析访问系统。
4)嵌入式服务端2包括内置系统应用和嵌入式Web服务器。
5)数据存储,包括采集设备存储和服务器存储。
6)嵌入式Web服务器基于开源嵌入式服务器Boa定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
(1)系统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后续升级方便。终端与服务器可以选择有线或无线连接方式,借助原有网络进行通信,不需要额外布线。
(2)完全的B/S架构,服务端整合嵌入式Web服务器,免除客户端,实现高拓展性。
(3)优化数据存储方式,采用被动式覆盖、主动式同步方式,保证监控数据完整性。
(4)支持互联网访问,实现远端监控。
(5)特别考虑了移动端应用场景,针对不同平台交互需求进行了页面优化,保证了良好的交互体验。判断了Web请求的用户代理(UA)来返回不同的页面。
由于本视频监控应用系统采用网络化数据传输,整合了嵌入式Web服务器来实现完全B/S架构,因此在能提供稳定可靠的监控服务的同时,增强了系统灵活性,减少了系统复杂度和使用维护成本,针对不同平台的优化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终端与服务器连接建立逻辑框图
图3终端数据采集与传输过程框图
图4 Web请求相应逻辑框图
图中:1为数据采集终端,2为整合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视频服务端,3为局域网内PC机,4为路由器,5为防火墙,6为互联网,7为智能手机,8为外网PC机。
具体实施方式
1.监控应用系统整体架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40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