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载滚筒式空气压缩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23774.0 | 申请日: | 2016-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54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01 |
发明(设计)人: | 雷仲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雷仲升 |
主分类号: | F04B37/10 | 分类号: | F04B37/10;F04B39/00;F04B39/12;F03D9/1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2005 湖南省株洲市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滚筒 空气压缩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压缩机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安装在汽车上,既能够有效的减少汽车行进时产生的空气阻力,又能够把这种空气阻力中所含有的能量(这种能量随着汽车速度的加快而加大,当汽车加速到每小时80公里时,可产生12级大风的风力)以压缩空气的形式收集储存起来加以利用的车载滚筒式空气压缩机。
背景技术
我国已经开始进入“低碳经济”时代。2008年4月1日,全面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正式实施,将节约资源定为实现现代化的国策。“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能源高效利用和新能源应用,核心之一是减少污染物排放技术的创新,而使用清洁性能源和更加环保的技术将成为我国工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为了解决石油资源日益减少的危机,所以现在国内的汽车生产企业都在花大力气研究和开发各种新能源汽车,甚至于研究出了一种完全依靠压缩空气来驱动的汽车,这种气动汽车在技术方面固然还不成熟,但人们看中它的就是零污染、零排放的优点。虽然目前关于这种气动汽车对环境的影响仍有争议,拥护者认为,汽车是借助空气动力来行驶的,因此对环境没有危害;而反对者则认为,气动汽车只不过是将空气污染从尾气排放环节转移到了发电厂等其他环节。但不管怎样,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气动技术也即气压传动与控制技术,因其具有高速高效、清洁安全、低成本、易维护等优点,是生产过程自动化和机械化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领域中。因此发明和制造更优质更高比功率的空气压缩机就是节能减排的必由之路。传统的使用得比较多的空气压缩机有滑片式空气压缩机、活塞式空气压缩机和螺杆式空气压缩机等,像滑片式空气压缩机虽然运行平稳噪声低,但它的缺点是运行时必须对空气压缩机内的滑片进行润滑,因此产生的压缩空气里面就含有较多的油分子;而活塞式空气压缩机虽然压缩比高且压缩空气质量好,但它的缺点是运行时的噪声过大;再说螺杆式空气压缩机虽然压缩空气质量好且运行平稳噪声低,但它的缺点是结构复杂设备的造价高且容积流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进一步改进了上述各种空气压缩机的弊病,巧妙地设计了一套全新的外滚筒加内反转螺旋叶片的机械装置,集中和发展了容积式空气压缩机和速度式空气压缩机的优点,具有无油压缩、容积流量大、比功率高,运行平稳噪声低且结构简单等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车载滚筒式空气压缩机,由机壳体1,在圆柱型机壳体1的右边封闭的平面均匀分布的4个(至少4个,数量越多越利于排气)排气法兰2——a、b、c、d,在机壳体1右边封闭的平面中间有电动机3,贯穿机壳体1并连接电动机轴的有传动轴9;在开放的圆柱型机壳体1的左边有机壳体支架15,机壳体支架15的外侧连接传动轴9顶端的有抽气风扇16,在机壳体支架15内侧中央有一个传动齿轮座17,紧挨传动齿轮座17的传动轴9上有传动齿轮圈11,从传动齿轮圈11到排气法兰2之间的传动轴9上盘旋有螺纹叶片10,且此一段之间的传动轴9上附着有从小到大的内压气椎体4。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在机壳体1内有压气滚筒8,在压气滚筒8内的左边有一圈滚筒齿轮圈12,在十字型的机壳体支架15上有4个中动齿轮座14——a、b、c、d,分别对应安装有4个中动齿轮13——a、b、c、d,且传动齿轮圈11与中动齿轮13与滚筒齿轮圈12的齿轮互相啮合;在压气滚筒8的内壁上从左至右附着一层由薄到厚的外压气椎体7,在机壳体1的右边内圈附有一圈滚筒承载圈5,对应的在压气滚筒8的外圈处均匀分布有4个(至少4个,数量越多越利于压气滚筒8运行平稳)承载滚动柱6 ——a、b、c、d。
本发明是这样工作的:当启动电动机3时,传动轴9带动了抽气风扇16、传动齿轮圈11、螺纹叶片10、压气内椎体4转动,同时传动齿轮圈11带动了中动齿轮13,经过滚筒齿轮圈12使压气滚筒8反转;因为这种滚筒式空气压缩机是安装在汽车的前部,所以此时车辆前部的大量空气被抽气风扇16抽入压气滚筒8内,经过螺纹叶片10向排气法兰2推送,同时在外压气椎体7和内压气椎体4的挤压下,每一级螺纹之间的容积空间不断的缩小,因此螺纹叶片10推送的空气流越来越快,压力也越来越大,最后达到要求的压缩空气源源不断的从排气法兰2 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雷仲升,未经雷仲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37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