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经皮治疗二尖瓣返流的组织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2195.4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2523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塞佩赫·法里亚比 | 申请(专利权)人: | 塞佩赫·法里亚比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F2/24;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环同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9 | 代理人: | 邵毓琴;何洋 |
地址: |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治疗 二尖瓣返流 组织 连接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经皮治疗二尖瓣返流的组织连接装置,该装置包括:细长的治疗导管,其远端适于刺穿组织;可收拢或展开的多个锚件;至少一根连接线,适于串接多个锚件;细长的输送轴,设置成能够穿过治疗导管的内腔将串接有至少一根连接线的多个锚件从治疗导管的远端逐个输送至目标位置;其中,多个锚件设置成:能够以收拢状态同轴安装于输送轴并且容纳于治疗导管的内腔中,并且从治疗导管远端输出之后呈展开状态。本发明的组织连接装置能够保证所输送的多个锚件同轴地容纳于治疗导管中,便于围绕二尖瓣的环面逐个将锚件从治疗导管中精准地推出并进行锚定、缝合,并且可将锚件准确地输送至任何位置,更好地拉紧环面壁,有效减小二尖瓣半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经皮治疗二尖瓣返流的组织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二尖瓣返流(mitral regurgitation,MR)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瓣膜病变。MR的病因包括风湿性、退行性、心内膜炎、先天性、缺血性或功能性问题。
MR是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常见的并发症,据估计,约20%的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segmental left ventricular wall motion abnormality)的患者患有MR。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特别容易出现缺血性或功能性MR。据估计,约15%的CHF患者患有临床上严重的MR,这意味着世界各地大约有300万例患有MR的CHF患者。
现有的众多研究证实了二尖瓣修复术对不同程度的MR患者的有效性。
过去,功能性或缺血性MR的患者主要通过外科手术的瓣环成形术来进行二尖瓣修复。但是由于外科手术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非常少的CHF患者愿意接受外科手术进行治疗。
此外,外科手术的瓣环成形术通常需要胸骨切开术和体外循环泵,使得住院时间和恢复时间较长,患者、费用支付方和医疗中心进行这些手术的成本较高,并且手术过程风险较大。
功能性或缺血性MR虽然是目前的一种常见疾病,但治疗手段明显不足。因此,近年来,考虑到上述估计数据以及轻度(2+)功能性或缺血性MR治疗的需要,众多研究开始将经皮治疗作为目标试图改进功能性或缺血性MR的治疗手段。
例如,国际专利申请公布文献WO 03/105667A2中就公开了一种经皮治疗MR的组织连接装置,该装置包括细长的输送组件、多个锚件和细长部件,其中,输送组件具有外套及内腔,输送组件的远端配置为适于接触组织并将该输送组件推进到组织中,多个锚件可通过该输送组件的内腔进行输送,该多个锚件之间通过缝合线连接,例如,缝合线可以连接至锚件的远端,锚件的形状可选自:螺旋形、具有可变半径的螺旋形、条形、中空的细长部分或卷曲的形状,这些锚件可以穿进组织。
但是,这样的组织连接装置的锚件相互之间通过缝合线连接,无法保证这些锚件同轴、同心地收纳在输送组件的内腔,因此输送组件的尺寸较大,在推送锚件时也难以精确控制将锚件从外套中推出、刺穿组织并进行锚定,锚定时也较难控制锚件的位置,容易偏离锚件需要锚定的位置,因此对二尖瓣的治疗修复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二尖瓣修复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更好地减小二尖瓣半径的经皮治疗二尖瓣返流的组织连接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经皮治疗二尖瓣返流的组织连接装置,该组织连接装置包括:细长的治疗导管,其远端适于刺穿组织;可收拢或展开的多个锚件;至少一根连接线,适于串接所述多个锚件;细长的输送轴,设置成能够穿过所述治疗导管的内腔将串接有至少一根连接线的多个锚件从所述治疗导管的远端逐个输送至目标位置;其中,所述多个锚件设置成:能够以收拢状态同轴安装于所述输送轴并且容纳于所述治疗导管的内腔中,并且从所述治疗导管远端输出之后呈展开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塞佩赫·法里亚比,未经塞佩赫·法里亚比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21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