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链路的监测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21819.0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94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雪;胡劲松;任之良;施社平;孙二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薛祥辉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监测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纤链路的监测方法及装置,包括:根据光纤链路的长度和状态,生成用于光纤链路监测的码片宽度和码片速率可调的伪随机序列作为探测序列;根据业务流量将所述探测序列和业务信息组合成复合帧,在光纤中传输所述的的复合帧;接收所述探测序列在光纤中的散射信号和/或反射信号,并对所述散射信号和/或反射信号进行采样和数字低通滤波后,获取光纤链路信息,进行光纤链路监测。本发明基于探测序列与业务信号复用复合帧的方式,实现了实时在线监测光纤链路性能的目的,提升了测量性能,降低了光网络光纤链路的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纤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纤链路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光纤的大量铺设,光纤通信成已为现代信息传输的重要方式,它为通信网络提供了巨大的传输带宽,成为信息网络最主要的传输手段。新一代光传送网正朝着“高速率、大容量、融合、智能”的方向发展,在高速率大容量中,100G已经规模商用,400G也正在加快标准化并开始商用。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快速、稳定以及可靠地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光传送网光纤线路出现意外故障而中断,将会造成巨大的社会影响和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实际工作经验表明,光纤通信的线路故障要比设备故障更为突出。
光时域反射仪(OTDR,Optical Time-Domain Reflectometer)是最常见的光纤线路测量仪器,它通过检测被测光纤的后向瑞利散射光而获知光纤线路衰减和断点等情况。传统OTDR将光脉冲注入光纤中作为探测信号。在光脉冲沿着光纤传播时,各处瑞利散射的后向散射部分将不断返回光纤入射端,当光信号遇到光线中断裂处时,就会产生菲涅尔反射,其背向反射光也会返回光纤入射端。通过合适的光环形器和高速响应的光电检测器检测到输入端的后向散射光的大小和到达时间,就能定量的测量出光纤的损耗特性、长度及断点故障位置等。
传统的光纤线路维护模式是当光纤线路发生障碍后,机房值勤人员根据设备告警信息确定故障线路区段,然后用光时域反射仪在该区段进行测量确定故障点,最后通知线路抢修人员赶往具体地点进行抢修。传统的光纤线路维护办法过分依赖于人工,效率低下,难以保证高速、宽带、大容量光传送网的畅通。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技术手段实现光纤线路的实时在线监测,及时发现和预报光纤隐患,以提高光传送网的运行质量,降低光纤链路维护的复杂性和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光纤链路的监测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光纤链路维护成本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链路的监测方法,包括:
根据光纤链路的长度和状态,生成用于光纤链路监测的码片宽度和码片速率可调的伪随机序列作为探测序列;
根据业务流量将所述探测序列和业务信息组合成复合帧,在光纤中传输所述的的复合帧;
接收所述探测序列在光纤中的散射信号和/或反射信号,并对所述散射信号和/或反射信号进行采样和数字低通滤波后,获取光纤链路信息,进行光纤链路监测。
进一步,根据获取的所述光纤链路信息,通过调整码片宽度和码片速率,重新生成用于光纤链路监测的探测序列,以及调整进行数字低通滤波的通带带宽参数,继续进行光纤链路监测。
进一步,重新生成用于光纤链路监测的探测序列,以及调整进行数字低通滤波的通带带宽参数,具体包括:
当根据所述光纤链路信息检测到所述光纤链路中存在异常事件时,则在测量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选择码片宽度更小的探测序列用于光纤链路监测,以及提高通带带宽参数;
当根据所述光纤链路信息检测到所述光纤链路中不存在异常事件时,则保持当前探测序列和通带带宽参数不变;或者,在测量时间不变的前提下选择码片宽度更大的探测序列用于光纤链路监测,以及降低通带带宽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1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