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层光学片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1610920761.8 | 申请日: | 2016-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105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发明(设计)人: | 金相根;朴容完;明荣吉;权成五;延济环;金兑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常宝 |
主分类号: | G02B5/02 | 分类号: | G02B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度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601 | 代理人: | 杨黎峰,钟锦舜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层 光学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光学片组件,更具体地涉及具有规则斜度的棱镜片、具有可变斜度的棱镜片和扩散部件被层叠成多层以提高光调制性和光扩散性的光学片组件。
背景技术
通常,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使用由布置在该液晶显示装置的背部的背光单元(Backlight Unit,BLU)提供的白光来显示图像信息。
这种背光单元包括:光源、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反射板和光学片。
通过将基层、棱镜片和保护片依次层叠而形成该光学片。
基层用于对从导光板射出并入射到显示部(未示出)的光进行散射,从而使光的亮度分布均匀。
在棱镜片的上表面上重复形成具有三角形横截面的棱镜。该棱镜片用于使透过基层而散射的光在与显示部的平面垂直的方向上聚集,从而增大亮度。
由此,透过棱镜片的大部分光在垂直于显示部(未示出)的平面的方向上行进,从而形成均匀的亮度分布。
已公开了名称为“复合光学片、其制造方法以及包含复合光学片的光源组件”的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168974号。
简单地描述该相关技术专利文献,该复合光学片包括基部、设置在基部的下表面上且包含粘合剂和分散在该粘合剂中的有机颗粒和无机颗粒的遮光层、布置在基部的上表面且包括凹部和凸部的第一光学图案层、和布置在第一光学图案层上且粘合至第一光学图案层的第二光学图案层,第一光学图案层的凸部被嵌入或熔合至第二图案层的下表面。复合光学片还包括在第二光学图案层的下表面和第一光学图案层的凹部之间的低折射区,该低折射区的折射率低于第二光学图案层的折射率。
然而,根据该相关技术专利文献,由于厚的光学片和复杂的制造工艺,制造成本是昂贵的。此外,由于其光调制不是令人满意的,因此需要对其亮度进行改善。
在本发明的背景技术部分中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增强对本发明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并且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形成了已被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了解的现有技术。
[相关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申请第10-2013-0168974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的,本发明意图提供如下的光学片组件:其中,形成能够提高光扩散功能和光调制特性的双层棱镜片且在一侧上形成能够使光扩散的扩散片。
还提供如下的光学片组件:其中,在具有双层形状的第一基膜和第二基膜的上表面上加工具有凹部和凸部形状的图案层,使得能够获得光扩散效果,而无需包含光扩散剂的光扩散层。因此,这可以在减小多层光学膜的厚度的同时减小部件的数量。此外,在第三基膜中形成具有比入口直径更大的直径的凹槽,由此能够防止或减小闪光。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光学片组件可以包括:第一基膜,在所述第一基膜上布置有第一图案层;第二基膜,所述第二基膜布置在所述第一基膜的一个表面上,在所述第二基膜的上表面上布置有第二图案层,所述第二图案层邻接并支撑所述第一基膜的下表面;以及第三基膜,所述第三基膜布置在所述第二基膜的一个表面上,在所述第三基膜中包含光散射珠且在所述第三基膜的、粘合至所述第二基膜的一个表面中形成凹槽,其中,所述第二图案层在与第一图案层相同的方向上取向;以及其中,所述凹槽具有比所述凹槽的入口直径更大的直径。所述第一图案层和所述第二图案层均可以包括多个突起部和限定在所述突起部之间的多个凹槽。所述第二图案层可以包括:第一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邻接并支撑所述第一基膜;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二突起部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一突起部的高度;以及限定在所述第一突起部和第二突起部之间的凹槽。
所述第二图案层的所述第二突起部的顶端可以与所述第一基膜的底部间隔开。
所述第三基膜的一个表面可以包括扩散层,所述扩散层在光入射至所述第二基膜之前对所述光进行扩散。
所述扩散层包括粘合剂树脂和包含在所述粘合剂树脂中的珠。
在所述第三基膜的另一表面上可以形成珠涂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光学片中,在具有双层形状的第一基膜和第二基膜的上表面上加工具有凹部和凸部形状的图案层,使得能够获得光扩散效果,而无需包含光扩散剂的光扩散层。因此,这可以在减小多层光学膜的厚度的同时减小部件的数量。
此外,在第三基膜中形成具有比入口直径更大的直径的凹槽,由此能够防止或减小闪光。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常宝,未经株式会社常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2076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蓝光钢化玻璃膜
- 下一篇:一种导光板侧反粘贴装置及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