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二氧化碳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18017.4 | 申请日: | 2016-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970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张旭;戴文松;窦隽虹;张建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4 | 分类号: | B01D53/14;C01B32/50 |
代理公司: | 11447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周建秋;耿超 |
地址: | 100101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二氧化碳 方法 | ||
1.一种分离二氧化碳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a、使含有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进入吸收塔(2)与吸收液逆流接触进行吸收,从所述吸收塔(2)的塔顶和塔底分别得到净化气和富含二氧化碳的富液;
b、使所述富液经加热后得到热转移富液,使所述热转移富液经降压后进入低压闪蒸罐(6)进行气液分离,得到闪蒸气和闪蒸产物;
c、使所述闪蒸产物进入解吸塔(4)顶部进行吸收液再生,从所述解吸塔(4)的塔顶和塔底分别得到再生气和脱除了二氧化碳的贫液;使所述贫液经降温后进入所述吸收塔(2)顶部,作为所述吸收液的一部分继续吸收二氧化碳;
d、从所述解吸塔(4)中部抽出脱除了部分二氧化碳的第一半贫液;使所述第一半贫液中的一部分经降温后进入所述吸收塔(2)顶部,作为所述吸收液的一部分继续吸收二氧化碳;使其余部分的所述第一半贫液与所述贫液换热后返回所述解吸塔(4)中部继续进行吸收液再生;
从所述解吸塔(4)中部抽出脱除了部分二氧化碳的第二半贫液,使所述第二半贫液经过冷却后进入所述吸收塔(2)中部,作为所述吸收液的一部分继续吸收二氧化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所述富液进入加热器(11)加热得到热转移富液,使所述热转移富液经减压阀(16)降压后进入所述低压闪蒸罐(6);其中,所述热转移富液的温度为70-80℃;所述热转移富液降压后的压力为0.1-0.85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使所述再生气降温后进入再生气分液罐(5)进行气液分离,得到富含二氧化碳的再生气和冷凝液;使所述冷凝液返回所述吸收塔(2)顶部,作为所述吸收液的一部分继续吸收二氧化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使所述贫液和所述冷凝液进入吸收液补充罐(3),与进入所述吸收液补充罐(3)的补充吸收液混合后得到混合吸收液,使所述混合吸收液经降温后进入所述吸收塔(2)顶部,作为所述吸收液的一部分继续吸收二氧化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使从所述吸收塔(2)中部抽出的部分吸收液经降温后返回所述吸收塔(2)的塔顶,继续吸收二氧化碳,降温后的所述吸收液的温度为5-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2)内部设置有可绕转轴旋转的旋转体(20),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固定于所述吸收塔(2)内部;
所述吸收塔(2)外部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旋转体(20)绕转轴旋转的电动磁旋转机构(19);所述电动磁旋转机构(19)与所述旋转体(20)同轴且非接触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的温度为25℃-75℃,压力为0.1MPa-4.5MPa,二氧化碳的体积含量为3.0%-45%;所述吸收塔(2)操作温度为5℃-85℃,压力为0.1MPa-4.5MPa;所述解吸塔(4)的操作温度为95℃-126℃,压力为0.1MPa-0.25MPa。
8.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含有醇胺和/或活化剂,含或不含有水、消泡剂、离子液体或缓蚀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液含有醇胺、活化剂、消泡剂、离子液体、缓蚀剂和水,其中,相对于100重量份的水,所述醇胺的含量为10-100重量份,所述活化剂的含量为0.01-10重量份,所述消泡剂的含量为0.001-1重量份,所述离子液体的含量为0.01-100重量份,所述缓蚀剂的含量为0.001-1重量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1801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