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活塞式蓄能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900922.7 | 申请日: | 2016-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6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德军;郝德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04 | 分类号: | F15B1/04;F15B1/24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43114 | 代理人: | 熊靖宇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塞 蓄能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能器,尤其涉及活塞式蓄能器。
背景技术
20世纪三十时年代,液压技术快速发展,并且在短时间内,液压设备以其独有的优势在很多领域内迅速与电气设备、机械设备并驾齐驱甚至取代了这些设备,因此对于蓄能器的研究也一直受到重视。蓄能器是液压系统中的一种能量储存装置,在液压系统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保证系统正常运行、改善其动态品质、保持工作稳定性、延长工作寿命、降低噪声,节能等起着重要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制造难度降低,工作可靠,可以延长活塞式蓄能器的寿命,防止窜油、窜气的现象的活塞式蓄能器。
一种活塞式蓄能器,包括液压缸和气压缸,所述液压缸的第一导向端盖和气压缸的第二导向端盖通过连接座密封连接,使得所述第一导向端盖、第二导向端盖和连接座之间形成一密封空间,所述液压缸的第一活塞杆和气压缸的第二活塞杆在所述密封空间内同轴连接。
所述液压缸包括液压缸体、第一活塞、第一活塞杆和第一导向端盖,所述气压缸包括气压缸体、第二活塞、第二活塞杆和第二导向端盖,所述第一导向端盖与第一活塞之间形成第一呼吸气腔,第二导向端盖与第二活塞之间形成第二呼吸气腔,液压缸的第一导向端盖上设有排油孔,所述气压缸的第二导向端盖上设有排气孔,所述排油孔和排气孔通过管路分别将第一呼吸气腔和第二呼吸气腔与气液储存罐连通。
所述气液储存罐为带预压式空气滤清器的气液储存罐。
所述第一活塞杆和第二活塞杆的连接端为相互匹配的凹凸曲面,且两个所述连接端通过点接触实现压力传递。
由于采用上述结构,本发明的液压缸和气压缸通过连接座组装在一起,使得液压缸和气压缸之间间隔一个密封空间,而液压缸中的第一活塞杆和气压缸中的第二活塞杆在这个密封空间内接触,从而防止窜油、窜气,更进一步,本发明还设置有气液储存罐,通过管路将液压缸的第一呼吸气腔和气压缸的第二呼吸气腔与气液储存罐连通,从而将泄露的油气液排入气液储存罐,从根本上防止了窜油、窜气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发明专利所涉及到的活塞式蓄能器,制造工艺性加强,制造难度降低,工作可靠,可以延长活塞式蓄能器的寿命,能从根本上解决活塞式蓄能器窜油、窜气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活塞式蓄能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案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活塞式蓄能器由液压缸和气压缸通过连接座组装在一起加上带预压式空气滤清器的气液储存罐9组成;所述的液压缸由液压缸体1、第一活塞3、第一活塞杆5及第一导向端盖7组成;所述的气压缸由气压缸体2、第二活塞4、第二活塞杆6及第二导向端盖8组成。当液压缸中的第一活塞杆5伸出时,通过点接触进行压力传动,推动气压缸中的第二活塞杆6压缩气压缸气腔中的气体;当气压缸中的第二活塞杆6伸出时,通过点接触进行压力传动,推动液压缸中的第一活塞杆压缩液压缸液腔中的液体。
所述的第一导向端盖7和第二导向端盖6是用来导正第一活塞杆5和第二活塞杆6的,也是用来密封液压缸体1和气压缸体2的;第一导向端盖7与第一活塞3之间形成第一呼吸气腔11,第二导向端盖8与第二活塞4之间形成第二呼吸气腔12。液压缸中的第一活塞3在充油的时候,通过第一导向端盖7的导正,推动第一活塞杆5在第一导向端盖7上滑行;气压缸中的第二活塞4在充气的时候,通过第二导向端盖8的导正,推动第二活塞杆6在第二导向端盖8上滑行。
所述的第一导向端盖7上设置一排油孔;所述的第二导向端盖8上设置一排气孔,分别通过软管与带预压式空气清器的气液储存罐9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带预压式空气清器的气液储存罐9上设置一排油孔,排油孔上安装一排污阀。当液压缸中的第一活塞杆5伸出,第一呼吸气腔内的体积减小,会将第一呼吸气腔内的油液通过第一导向端盖上的排油孔,经过软管排到带预压式空气清器的气液储存罐内,可以定期将带预压式空气清器的气液储存罐上的排污阀打开放油;气压缸中的第二活塞杆伸出时,第二呼吸气腔内的体积减小,会将第二呼吸气腔内的油液通过第二导向端盖上的排气孔,经过软管排到带预压式空气清器的气液储存罐内,无论环境如何恶劣也不会被堵塞。
所述的第一活塞杆5和第二活塞杆6连接的位置是曲面,第一活塞杆5和第二活塞杆6通过是点接触进行压力传递,工作过程中,对同轴精度的要求不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河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900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多级增压的节能控制阀
- 下一篇:一种储能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