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给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96052.0 | 申请日: | 2016-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782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纳庄宏明;浜田孝俊;小松范行;村上龙太;松丸直树;前田直树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15/08 | 分类号: | G03G1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专利商标事务所 11038 | 代理人: | 李东晖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 ||
一种给送装置,包括:用于在沿着第一旋转轴线方向的给送方向上给送显影剂的第一给送构件,所述第一给送构件设置在第一给送路径中并且包括驱动轴和传动部分;以及用于沿着与第一旋转轴线方向交叉的第二旋转轴线方向给送显影剂的第二给送构件,所述第二给送构件设置在第二给送路径中并且包括从动轴和驱动接收部分。传动部分和驱动接收部分相互接合,从而能够将显影剂从第一给送构件输送到第二给送构件。用于可旋转地支撑第二给送构件的轴承部分相对于给送方向设置在上游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给送装置,所述给送装置用于给送显影剂并且适用于通过使用电子照相式成像处理在记录材料(介质)上形成图像的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的示例可以包括例如电子照相式复印机、电子照相式打印机(LED打印机,激光束打印机等)、传真机和文字处理机等。
背景技术
在此,给送装置是一种用于将供成像装置使用的显影剂给送到预定位置的装置。例如,给送装置可以指代一种用于将转印之后残留在感光鼓上的残余调色剂给送到残余显影剂收容室的装置。
在电子照相式成像装置中,通常,鼓状电子照相式感光构件即作为图像承载构件的感光鼓被均匀地充电。然后,已充电的感光鼓被选择性地曝光,从而在感光鼓上形成静电潜像。然后,利用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将形成在感光鼓上的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然后,形成在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例如记录片材或者塑料片材上,随后被转印到记录材料上的调色剂图像经受加热和加压,由此调色剂图像被定影到记录材料上以实现图像记录。
这样的成像装置通常需要供应调色剂并且需要维护各种处理装置。为了便于供应调色剂和进行维护,处理盒(其中,将感光鼓、充电装置、显影装置、清洁装置等成一体地组装到单个框架内的盒中)被实现为能够可拆卸地安装到成像装置主组件,并且这样的处理盒已经投入实际使用。
根据该处理盒类型,用户能够自己执行装置的维护,并且因此能够显著改进可操作性,从而能够提供可用性出色的成像装置。为此,该处理盒类型广泛应用在成像装置中。
在这样的处理盒中,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将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给送到较远的位置。因此,为了将调色剂给送到较远的位置,多个给送构件驱动互连,从而同时实现传动和调色剂的输送。已经公开了这样的构造(参见日本特开专利申请(JP-A)2003-107828)。
然而,当多个给送构件驱动互连且正如JP-A 2003-107828中所公开的那样布置时,为了可靠地实现传动,理想的是将轴承设置在靠近传动部分的位置处,以用于可靠地支撑给送构件。在轴承设置在靠近传动部分的位置处的情况下,存在轴承自身阻碍显影剂给送的可能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给送装置,该给送装置通过抑制轴承自身对显影剂给送造成的消极影响的程度来改进显影剂给送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沿着第一给送路径和第二给送路径给送显影剂的给送装置,所述给送装置包括:用于在沿着第一旋转轴线方向的给送方向上给送显影剂的第一给送构件,所述第一给送构件设置在第一给送路径中并且包括驱动轴和传动部分;以及用于沿着与第一旋转轴线方向交叉的第二旋转轴线方向给送显影剂的第二给送构件,所述第二给送构件设置在第二给送路径中并且包括从动轴和驱动接收部分,其中,传动部分和驱动接收部分相互接合,从而能够将显影剂从第一给送构件输送到第二给送构件,同时将第一给送构件的驱动力传递到第二给送构件,并且其中,用于可旋转地支撑第二给送构件的轴承部分相对于给送方向设置在上游侧。
参照附图,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更多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在图1中,(a)是根据可以应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给送装置中的第一给送路径和第二给送路径的截面图,(b)是第一实施例中的第二螺杆支撑装置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60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