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茼蒿霜霉病的防治新技术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894221.7 申请日: 2016-10-14
公开(公告)号: CN108370929A 公开(公告)日: 2018-08-07
发明(设计)人: 张瑞芹 申请(专利权)人: 张瑞芹
主分类号: A01G22/15 分类号: A01G22/15;A01G13/00;A01C1/06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266232 山***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茼蒿 霜霉病 防治新技术 药剂防治 栽培管理 种子处理 轮作 增产 预防 治疗
【说明书】:

一种茼蒿霜霉病的防治新技术,其特点是包括轮作、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种子处理等过程,它可以实现茼蒿霜霉病提早预防、提早治疗的成果,这种方式不仅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而且可以达到增产的效果。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茼蒿霜霉病的防治新技术。

背景技术

茼蒿霜霉病多发生于春末或秋季。此时若遇昼夜温差大,则病害发生严重。种植过密、群体过大、氮肥使用过多、茼蒿生长过旺、通风透光不良、灌水过多或排水不良、田间湿度过大,病害发病严重,大大降低茼蒿亩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预防茼蒿霜霉病的发生,发明的一种茼蒿霜霉病的防治新技术。

本发明为预防茼蒿霜霉病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茼蒿霜霉病的防治新技术,其特殊之处是包括以下过程:

1、轮作:选择非菊科蔬菜茬口地种植茼蒿,重病地块应与其他非菊科蔬菜进行2-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应将病株残体清除出田或棚内,以减少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要合理,避免密度过大,株内郁蔽,不利于通风散湿,要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追肥应适时合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

3、药剂防治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35%甲霜灵拌种剂按种子量0.2-0.3%拌种、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3-0.4%拌种。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可以有效的防治茼蒿霜霉病的发生,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茼蒿霜霉病提早预防、提早治疗的成果,这种方式不仅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而且可以达到增产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1、轮作:选择非菊科蔬菜茬口地种植茼蒿,重病地块应与其他非菊科蔬菜进行2-3年以上轮作。收获后应将病株残体清除出田或棚内,以减少菌源。

2、加强栽培管理:种植密度要合理,避免密度过大,株内郁蔽,不利于通风散湿,要重施基肥,增施有机肥。追肥应适时合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浇灌时不宜大水漫灌,时间应选择晴天上午浇灌,傍晚或阴天不宜浇水,棚内浇灌后要适时放风排湿。大雨过后,要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3、药剂防治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35%甲霜灵拌种剂按种子量0.2-0.3%拌种、或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量0.3-0.4%拌种。发病初期要及时进行药剂防治。药剂可选用以下种类交替使用:40%三乙膦酸铝(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克露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10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间隔7-10天左右喷洒1次,连续防治2-3次。棚内保护地种植可每亩使用百菌清烟剂350克熏烟。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瑞芹,未经张瑞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42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