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安全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92322.0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128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8 |
发明(设计)人: | 余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光明 |
主分类号: | E01F15/04 | 分类号: | E01F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风雅颂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03 | 代理人: | 杨育增 |
地址: | 荷兰埃因霍*** | 国省代码: | 荷兰;NL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 护栏 | ||
一种安全护栏,包括支撑架、主支架、伸缩架及稳定支架,支撑架并排固设于铁轨外侧,主支架安装于支撑架上,伸缩架与主支架相互穿插,稳定支架枢接于主支架上,还包括若干第一安装夹及若干第二安装夹,第一安装夹及第二安装夹固定于支撑架上,第一安装夹设于第二安装夹的上方,主支架上端及伸缩架上端分别错位装设于支撑架上的第一安装夹,主支架下端及伸缩架下端分别错位装设于第二安装夹上。本发明的伸缩架可以在主支架上滑动以增长护栏的长度;无需额外新增护栏,操作简便,且可将其向内收于主支架内,运输方便。稳定架可以绕主支架向下旋转并支撑于地面上,使得护栏的安装更稳固,减小了护栏的摇晃幅度,且装配简单,运输方便,适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防护设施,具体涉及一种安全护栏。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进步,国内外的铁路事业正在飞速的发展,进而催生了大量铁路配套的铁路建筑,随着铁路建筑的增加,其铁路建筑的施工安全受到的广泛关注,这就需要一种铁路施工用防护安全护栏,以提醒及避免其它非施工人员或车辆进入施工工地。
然而,传统的护栏由于设计上的缺陷,在长度上无法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节,在使用过程中,受安装空间的限制,需要使用多种不同型号的护栏,而对于长度较长的护栏,运输过程中占用空间较大,增大运输难度和成本。而且传统的护栏组件之间配合不够牢固,护栏本体容易从主支架上脱落,达不到使用要求。
另外,安装于铁轨两侧的护栏在火车经过时会产生一定的摇晃振动,欧盟最新规定对护栏安装后产生的摇晃幅度有严格要求,且不允许在护栏上增加额外的支撑架;而传统的护栏仅采用支撑架支撑整个护栏,护栏在投入使用时,由振动引起的护栏摇晃幅度极大地超出规定,因此,在设计上达不到要求。基于现有技术的不足,亟需设计一种新型结构的安全护栏以替代传统的安全护栏。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护栏,以解决目前护栏长度调节不便、安装复杂、摇晃幅度过大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主要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
一种安全护栏,包括若干支撑架、一主支架、一伸缩架及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稳定支架,所述支撑架并排固设于铁轨外侧,所述主支架安装于支撑架上,所述伸缩架与主支架相互穿插,伸缩架可以在主支架上滑动以进行长度调整;所述稳定支架枢接于主支架上,稳定架可以绕主支架向下旋转并支撑于地面上;所述安全护栏还包括若干第一安装夹及若干第二安装夹,所述第一安装夹及第二安装夹固定于支撑架上,第一安装夹设于第二安装夹的上方,所述主支架上端及伸缩架上端分别错位装设于支撑架上的第一安装夹,所述主支架下端及伸缩架下端分别错位装设于第二安装夹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夹上设置有两上下并列设置的卡钩,且上方卡钩的开口方向朝上,第二安装夹上设置有两上下并列设置的卡持部,两卡持部的开口均朝向第二安装夹的正面;主支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卡设于第一安装夹上方的卡钩及第二安装夹下方的卡持部内,伸缩架的上下两端分别卡设于第一安装夹下方的卡钩及第二安装夹上方的卡持部内。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安装夹的下方卡钩的开口方向朝上或朝下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一安装管及左右并排设置的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伸缩架包括上下相对设置的第二安装管及左右并排设置的第三连接管与第四连接管,第四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装设于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之间两第一安装管上,所述第二安装管的一端固定于第四连接管上,另一端穿过第二连接管固定于第三连接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稳定支架包括外支撑杆、内支撑杆及连接件,所述外支撑杆可拆卸式的装设于下方的第一安装管上,所述内支撑杆装设于外支撑杆内,所述连接件将内支撑杆固定于外支撑杆上。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中空的锁套及螺帽,所述锁套上装设于外支撑杆上,螺帽套设于内支撑杆上,锁套上设有外螺纹,螺帽上设有与之匹配的内螺纹,螺帽螺接于锁套上,以将内支撑杆定位于外支撑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光明,未经余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2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