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及其换电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90441.2 | 申请日: | 2016-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18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郝战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80 | 分类号: | B60L53/80;B60S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张智轶 |
地址: | 23001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汽车 底盘 电站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包括:
换电平台,所述换电平台用于停放和定位待换电的电动汽车;
第一电池充电箱,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箱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换电平台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箱用于存储电池和对电池进行充电;
换电机器人,所述换电机器人能够在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箱和所述换电平台之间移动,所述换电机器人用于将电动汽车上的乏电电池卸载并旋转90°后,再运送到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箱内,以及将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箱内的满电电池移动至电动汽车底部,进一步将满电电池反方向旋转90°,再安装到电动汽车上;
将电动汽车驶入换电平台的行驶方向记为X方向,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箱在X方向上前后设置有充电架,充电架上设置有充电机;
所述充电架用于放置和存储电池,所述充电机用于给电池充电,充电状态的电池与车载状态的电池相互垂直;
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箱内在X方向上前后设置的充电架之间设置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用于将所述换电机器人上的乏电电池转载至所述充电架上,以及将所述充电架上的满电电池转载至所述换电机器人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还包括第二电池充电箱,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箱可拆卸地固定到所述换电平台的另一侧,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箱也用于存储电池和对电池进行充电,并且所述换电机器人也能够在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箱和所述换电平台之间移动,以便将电动汽车上的乏电电池运送到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箱内以及将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箱内的满电电池安装到电动汽车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平台上设置有:
坡道,所述坡道沿电动汽车驶入的方向与所述换电平台的一端枢转连接,用于使电动汽车平滑地行驶到所述换电平台上;
滚筒组,所述滚筒组设置在所述换电平台的停车底座上,用于沿电动汽车驶入的方向固定和定位电动汽车;
推杆装置,所述推杆装置设置在所述换电平台的侧部,用于沿垂直于电动汽车驶入的方向定位电动汽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平台上还设置有举升机构,所述举升机构用于将电动汽车沿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举起并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包括前轮举升机构和后轮举升机构,所述前轮举升机构和所述后轮举升机构彼此独立地协同工作,使得电动汽车在被举升至换电位时电池的底面能够处于水平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组包括V型滚筒组和水平滚筒组,当电动汽车被固定到所述换电平台上时,其前轮位于所述V型滚筒组上,其后轮位于所述水平滚筒组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箱内设置有:
充电架,所述充电架用于放置和存储电池;
充电机,所述充电机用于给电池充电。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箱内还设置有升降机,所述升降机用于将所述换电机器人上的乏电电池转载至所述充电架上,以及将所述充电架上的满电电池转载至所述换电机器人上。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装置上设置有导向机构,当电动汽车驶入所述换电平台时,所述导向机构对电动汽车在行驶方向上起到导向作用。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电动汽车的底盘式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池充电箱和/或所述第二电池充电箱上设置有相互电连接的控制柜和操作屏,所述控制柜用于控制所述换电站的整体操作以便实现电动汽车换电功能;所述操作屏用于供操作人员对所述换电站的换电过程进行控制,以便使所述换电站能够实现手动、半自动或全自动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未经蔚来(安徽)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9044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线束碰撞冲击参数的动态测量方法
- 下一篇:家用烹饪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