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扰分析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75891.4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8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张敏;许灵军;张瑞艳;张俪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J11/00 | 分类号: | H04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李梅香,张颖玲 |
地址: | 10005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扰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领域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干扰分析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系统远端基站干扰为TDD固有的特定条件下引起的系统内干扰,为远端基站的下行信号经自用空间或者大气波导层远距离低损耗传输后对近端基站的上行接收产生的强干扰。
在现有技术中,已经有的检测和判别手段,能够识别出TDD基站是否受到了远端基站的远端干扰。但是目前的这种干扰处理方法,存在识别精确性不够以及无法精确定位干扰源小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干扰分析方法及装置,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干扰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上行干扰数据;
分析所述上行干扰数据,提取上行干扰在频域的频域分布特征;
根据所述频域分布特征,确定所述上行干扰的干扰类型是否为远端干扰。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分析所述上行干扰数据,提取上行干扰在频域的频域分布特征,包括:
分析所述上行干扰数据,确定所述上行干扰是否分布整个预定频带内;
所述根据所述频域分布特征,确定所述上行干扰的干扰类型是否为远端干扰,包括:
当所述上行干扰分布在整个所述预定频带内时,则确定所述上行干扰的干扰类型为远端干扰。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分析所述上行干扰数据,提取上行干扰在频域的频域分布特征,包括:
分析所述上行干扰数据,提取所述上行干扰在预定频带的第一子带的第一干扰强度和第二子带的第二干扰强度;
所述根据所述频域分布特征,确定所述上行干扰的干扰类型是否为远端干扰,包括:
当第一干扰强度大于所述第二干扰强度,则确定所述上行干扰的干扰类型为所述远端干扰。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干扰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预定区域内的上行干扰数据;
分析所述上行干扰数据,确定在所述预定区域内受到上行干扰的受扰小区比例以及所述上行干扰的时域分布特征;
结合所述受扰小区比例和所述时域分布特征,确定所述上行干扰是否为远端干扰。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结合所述受扰小区比例和所述时域分布特征,确定所述上行干扰是否为远端干扰,包括:
判断所述受扰小区比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判断所述时域分布特征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当所述受扰小区比例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且所述时域分布特征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确定所述上行干扰为所述远端干扰。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判断所述受扰小区比例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当所述受扰小区比例高于第一指定阈值,确定所述受扰小区比例满足所述第一预设条件。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判断所述时域分布特征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当所述时域分布特征表明所述上行干扰集中分布在第一时段时,确定所述时域分布特征满足所述第二预设条件;所述上行干扰数据的分析周期分为:所述第一时段和第二时段;在所述第一时段的业务量低于所述第二时段的业务量;
和/或,
当所述时域分布特征表明:在传输子帧内受到所述上行干扰的起始时间为预定时间,和/或,所述时域分布特征表明所述上行干扰强度在传输子帧内的功率斜坡特征为预定特征,则确定所述时域分布特征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干扰分析方法,包括:
获取上行干扰数据;
分析所述上行干扰数据,确定是否存在两个分离的小区群受到的上行干扰满足预定相似性条件;
当存在两个小区群受到的上行干扰满足所述预定相似性条件,则确定这两个小区群互为远端干扰的干扰源。
基于上述方案,所述分析所述上行干扰数据,确定是否存在两个分离的小区群受到的上行干扰满足预定相似性条件,包括:
分析上行干扰数据,确定出受到所述上行干扰的第一小区群及所述第一小区群受到的上行干扰的第一时域特征;
根据所述第一小区群的天线参数,确定导致干扰的疑似小区群;
对所述疑似小区群的上行干扰数据分析,获取所述疑似小区群受到的上行干扰的第二时时域特征;
根据所述第一时域特征和所述第二时域特征,确定所述疑似小区群是否为对所述第一小区群进行远端干扰的第二小区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未经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58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门头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