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转杯纺纱机的转杯纺纱装置处准备用来接头的纱线端部的方法以及转杯纺纱机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75112.0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959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F·拜尔;J·彭罗彭斯基;M·弗克尔;J·库特尔瓦斯尔 | 申请(专利权)人: | 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H4/50 | 分类号: | D01H4/50;D01H4/08;D01H4/48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苏娟;徐年康 |
地址: | 德国因戈***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纺纱机 纺纱 装置 准备 用来 接头 纱线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转杯纺纱机的转杯纺纱装置处准备用来接头的纱线端部的方法以及转杯纺纱机,其中,转杯纺纱装置具有可利用盖子关闭的并且可通过负压通道加载负压的转杯壳体、可转动地支承在转杯壳体中的并且在纺纱运行期间以运行转速运转的纺纱转杯以及牵拉喷嘴,在该方法中,待准备的纱线端部引入到负压通道中并且通过转动的纺纱转杯的敞开的边缘的断开结构切断并且由此为接头进行准备。在切断纱线端部期间以限定的纱线端部准备转速来驱动纺纱转杯,其中,纱线端部准备转速或者等于纺纱转杯的运行转速,或者小于纺纱转杯的运行转速。相应的转杯纺纱机具有控制单元,可借助于该控制单元使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转杯纺纱装置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在转杯纺纱机的转杯纺纱装置处准备用来接头的纱线端部的方法,其中,转杯纺纱机具有可利用盖子闭合的并且可通过负压通道加载负压的转杯壳体、可转动地支承在转杯壳体中的并且在纺纱运行期间以运行转速运转的纺纱转杯(即,纺杯)以及牵拉喷嘴。在该方法中,待准备的纱线端部引入到转杯纺纱装置的负压通道中、并且通过转动的纺纱转杯的敞开的边缘的断开结构切断并且由此为接头进行准备。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这样的转杯纺纱装置的相应的转杯纺纱机。
背景技术
为了在纺纱时可在转杯纺纱机处开始纺纱过程,或为了可在中断纺纱过程(例如原因是纱线断裂、品质切割)之后或在转杯纺纱机停机之后重新开始纺纱过程,必须始终准备用于接头过程的纱线端部。为此要求使纱线端部的纤维散开,以便使用于接头过程的纱线端部的各个纤维对齐并且除去短纤维。此时,为接头准备的纱线端部必须以尽可能精确测量的长度再次回引到纺纱转杯中,以便可与存在此处的纤维材料重新连接。
为了准备用于接头的纱线端部,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已知气动地加工纱线端部。在此,纱线端部置于沿纱线端部的切向、轴向和/或径向方向作用的气流中。
由文献DE 196 53 389 A1还已知,纱线端部借助于配备有针或锯齿的旋转的辊子进行准备。借助于这样的辊子可使典型地存在于气流纱中的凸结(Bauchbinde,即,所谓的包缠纤维)打开,其可妨碍气动式的纱线端部处理。继打开凸结之后再次执行气动的纱线端部处理。
由文献DE 10 2012 110 926 A1还已知,纱线端部借助于转动的纺纱转杯的边缘区域来进行加工。为此,在至少部分地打开转杯壳体时,将纱线带到纺纱转杯的敞开的边缘的附近。此时将纺纱转杯置于转动中,并且闭合转杯壳体的盖子,使得纱线端部此时压靠转杯的敞开的边缘,并且割断纱线端部。纺纱转杯的边缘为此设有糙化部(Aufrauhung)或磨料(Schleifmittel)。根据另一实施方案,将纱线带到闭合的转杯壳体中,其中,单独驱动的转杯在其轴线方向上移动。在引入纱线端部之后,转杯再次回移到其运行位置中并且置于转动中,从而由于转杯的开始旋转而切断纱线端部。借助于这种方式的纱线端部准备可使干扰的凸结打开,并且可直接在纺纱位执行纱线端部处理。然而,在此可在纱线端部的长度和纤维散开方面出现纱线端部加工质量的不同。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纱线端部处理的方法以及相应的转杯纺纱机,借助于该转杯纺纱机即使在不同的应用的情况下也可实现很好且稳定的纱线端部准备。
该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
对于用于在转杯纺纱装置处准备用来接头的纱线端部的方法,其中,转杯纺纱装置具有可利用盖子闭合的并且可通过负压通道加载负压的转杯壳体、可转动地支承在转杯壳体中的并且在纺纱运行期间以运行转速运转的纺纱转杯以及牵拉喷嘴,待准备的纱线端部引入到转杯纺纱装置的负压通道中并且通过转动的纺纱转杯的敞开的边缘的断开结构切断,且由此为接头进行准备。在此,在切断纱线端部期间以限定的纱线端部准备转速来驱动纺纱转杯。纱线端部准备转速或者等于纺纱转杯的运行转速,或者小于纺纱转杯的运行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未经立达英格尔施塔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751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耳机(双动圈通讯耳塞)
- 下一篇:音乐播放机(FP‑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