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企业服务总线连接器及功能实体间的连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68129.3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885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孟照星;王淼;何海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张颖玲,蒋雅洁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企业 服务 总线 连接器 功能 实体 连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中的虚拟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企业服务总线(Enterprise Service Bus,ESB)连接器及功能实体间的连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迅猛发展,整个互联网的流量需求大增,传统的专有网络设备越来越多样化,这使得运营商和数据中心运营商们的升级服务越来越困难,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技术提供了一种解决该问题的途径。
NFV将网络功能整合到行业标准的服务器、交换机和存储硬件上,通过服务器上运行的软件,由管理员取代了传统物理网络设备,提供了优化的虚拟化数据平面,并降低成本、能耗和复杂性。
随着虚拟化标准的逐步成熟和完善,NFV实体间通信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网络功能虚拟化协调器(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Orchestrator,NFVO)11和若干个不同的异构厂商的虚拟网络功能管理(Virtualised Network Function Manager,VNFM)12、虚拟基础设施管理23(Virtualised Infrastructure Manager,VIM)(图中未示),由于不同厂商提供的VNFM和VIM的接口具有较大差异,NFVO和各个VNFM分别通过不同的接口进行通信,如NFVO与VNFM1通过ETSI标准接口通信,NFVO与VNFM2通过VNFM2私有接口通信,NFVO与VNFM3通过VNFM3私有接口通信;同样,NFVO与VIM的通信也存在类似问题,因此,NFVO和异构厂商的VNFM和VIM之间的交互通信成了一个难题。并且,由于VNFM2和VNFM3采用各自的私有接口与NFVO通信,所以,各VNFM在与NFVO对接时,需要在NFVO和VNFM之间进行代码适配,适配和对接过程比较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ESB连接器及功能实体间的连接方法,可使得NFV架构中各功能实体之间方便适配和对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ESB连接器,所述ESB连接器位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架构中,所述ESB连接器具体为一种以上协议接口连接器;所述协议接口连接器,用于连接具有不同功能的功能实体,实现不同功能实体间传输信息的协议转换。
上述方案中,所述协议接口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和所述第二端口分别连接具有不同功能的第一功能实体和第二功能实体;所述第一端口,用于收发所述协议接口连接器与所述第一功能实体的第一传输信息;所述第二端口,用于收发所述协议接口连接器与所述第二功能实体的第二传输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协议接口连接器包括虚拟网络功能管理VNFM连接器,所述VNFM连接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与网络功能虚拟化协调器NFVO和VNFM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协议接口连接器包括虚拟基础设施管理VIM连接器,所述VIM连接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与NFVO和所述VIM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协议接口连接器包括虚拟网络功能协调器VNFO连接器,所述VNFO连接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与VNFM和虚拟网络功能VNF连接。
上述方案中,所述协议接口连接器包括资源协调器RO连接器,所述RO连接器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分别与跨域资源协调器CDRO和VIM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功能实体间的连接方法,将具有不同功能的功能实体通过具体为一种以上协议接口连接器的企业服务总线ESB连接器连接;不同功能实体间传输信息由各所述协议接口连接器进行协议转换。
上述方案中,所述协议接口连接器包括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所述协议接口连接器通过自身的第一端口收发第一功能实体的第一传输信息,通过自身的第二端口收发第二功能实体的第二传输信息;其中,所述第一功能实体与所述第二功能实体具有不同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81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