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热处理生色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66338.4 | 申请日: | 2016-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40054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17 |
发明(设计)人: | 蔡光明;唐彬;陈悟;徐正林;王训该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纺织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P5/20 | 分类号: | D06P5/20;D06P1/673;D06P3/04;D06P3/14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430073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蛋白质纤维 热处理 热处理装置 环境和人体健康 密封热处理装置 惰性气体条件 纺织技术领域 天然蛋白质 惰性气体 染色效率 天然纤维 重要意义 抽真空 冷却 能耗 清洗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热处理生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清洗天然蛋白质纤维,然后放置在热处理装置;S2.密封热处理装置,然后抽真空至5‑100Pa;S3.向热处理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排去热处理装置中的空气;S4.在160‑230℃下热处理天然蛋白质纤维,热处理时间为1‑8h;S5.冷却,得到已生色的天然蛋白质纤维。本发明的方法在惰性气体条件下经过不同时间和温度热处理的天然蛋白质纤维,使天然蛋白质纤维具有不同的颜色,同时,本发明的方法工艺简单,相比于传统天然蛋白质生色技术,在加工过程中无污染、能耗小,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小,同时天然纤维染色效率高,对促进天然蛋白质纤维的应用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热处理生色的方法。
背景技术
天然蛋白纤维主要包括羊毛、羊绒和蚕丝等。羊毛制品具有手感丰满、保暖性好、穿着舒适等特点。蚕丝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手感柔软、穿着舒适等性能,常作为服用纺织材料。人类对这些蛋白质纤维的使用已有相当久远的历史。
如今人们对织物美观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天然蛋白质纤维织物往往会采用染色的方式来改变其织物风格。然而在染色过程中一般都会采用合成染料染色,研究发现合成染料会对人体皮肤有刺激性,甚至含有少数有毒物质。同时合成染料在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污水而引起环境危害,生产者除需要控制排放物中酸、碱和染料含量外,还必须对不断增强的重金属(如汞、镉、铜、镍、铅、锌和铬)含量加以控制,这些都将增加染料的成本。为了解决天然蛋白质纤维在染整过程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必须提出一种更加绿色环保的染整方法。
如今也有许多对天然蛋白质纤维染整技术改进的方法,如超临界CO2染色、微胶囊染色、盐/无盐染色技术、低温氧漂技术、仿生发色技术、电化学染色技术、超声波及等离子体技术等等。但这些方法中有些仍会对水体造成污染,而且对染色条件要求苛刻,对织物适应性差,设备要求较高,不易于实现。
现有技术中,也有研究热处理对羊毛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大多是在空气气氛下讨论纤维的结构和力学行为。因此,本发明通过一种惰性气氛下使蛋白质纤维生色方法,以弥补现有技术中的空白与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热处理生色的方法,在管式加热炉中,通入一定压强的惰性气体,通过控制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使天然蛋白质纤维生成不同的颜色。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热处理生色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清洗天然蛋白质纤维,然后放置在热处理装置;
S2.密封热处理装置,然后抽真空至5-100Pa;
S3.向热处理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排去热处理装置中的空气;
S4.在160-230℃下热处理天然蛋白质纤维,热处理时间为1-8h;
S5.冷却,得到已生色的天然蛋白质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用乙醇清洗天然蛋白质纤维。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具体操作为:依次循环进行a、b操作3-10次,所述a操作为向热处理装置中通入惰性气体,所述b操作为对热处理装置进行抽真空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中,具体操作为:以8-12℃/min的升温速度将热处理装置升温至160-230℃,然后稳温热处理1-4h。
更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4热处理过程中,控制惰性气体的气压为0.02-0.1MPa。
进一步地,所述热处理装置为管式加热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纺织大学,未经武汉纺织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63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