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共聚型阻燃单体的连续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865742.X 申请日: 2016-09-29
公开(公告)号: CN107880073B 公开(公告)日: 2020-05-01
发明(设计)人: 王金堂;张金峰;戴钧明;王余伟;朱兴松;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7F9/32 分类号: C07F9/32;C07F9/53;C07F9/6574;C08G63/692
代理公司: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代理人: 徐莹
地址: 211900 江***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共聚 阻燃 单体 连续生产 设备 及其 生产 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共聚型阻燃单体的连续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采用了连续化方法和分阶段差异化工艺,设置两台不同工艺参数的酯化釜进行酯化反应,酯化釜内的物料量能够保持始终恒定,因此反应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所有供料流量等均能维持恒定,通过两个釜内的不同工艺条件,使得酯化反应不同阶段内,仍能保持热力学平衡,兼顾主副反应速率,使反应初中期和反应后期均能保持最佳的反应效率;本方法采用人工操作少,自动化程度高,反应效率和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二甘醇含量控制在低位,合成的阻燃单体中每10000mg/kg磷元素的二甘醇含量最低可达0.11%wt,阻燃单体的酸值范围在63.8‑115.3mgKOH/g。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单体,具体涉及一种阻燃单体的生产设备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第一大合成纤维的聚酯纤维,其氧指数(LOI)只有21-22%,具有易燃性。目前,我国阻燃聚酯及纤维的生产所釆用的阻燃剂多为溴系阻燃剂,而溴系阻燃聚酯及纤维在燃烧和高温降解时,产生毒性物质危害人类的健康。而磷系阻燃剂在聚酯中通过固相成炭、质量保留机理以及部分气相阻燃机理,不仅具有较好的阻燃性,而且能降低腐蚀、有毒气体以及烟的释放量,因而可以克服卤系阻燃剂的一些缺点,故磷系阻燃剂是环境友好型的。

聚酯纤维的阻燃改性方法主要有化学共聚改性、共混改性和后整理改性。共混改性分散效果差,阻燃性能不持久,纺丝性能差;后整理改性纤维的手感和机械性能差;化学共聚改性主要采用具有反应官能团的含磷阻燃剂,该方法改性具有低毒和永久性,必将在多个领域内得到广泛的应用。

中国专利申请200710015390.X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涤纶聚酯阻燃耐熔滴的磷酸酯类化工助剂及其生产工艺,中国专利申请200410005643.1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涤纶聚酯阻燃改性的磷酸酯类化工助剂及生产工艺,这两个申请均提及了阻燃剂的制备过程,原料向冷釜投料,升温,反应结束后再降温。这一间歇合成阻燃剂的方法使反应过程在整个操作周期只占一小部分,多数时间在升温、降温,因此整体效率不高,并且批次之间工艺条件很难保持一致,使产品质量难以稳定。

中国专利申请201410285725.X公开了一种阻燃剂、阻燃剂的制备方法以及含有这种阻燃剂的阻燃聚酯和用途。阻燃剂是在实验室试验管中完成,需要先将原料升温至反应温度制成预聚物,再投料继续升温至更高温度进行反应,反应结束再完全冷却。以上各类阻燃单体的制备方法均是在用于实验室的研究性实验,在实验室中容易实现,实际用于阻燃单体的大规模工业合成时还采用这些方法存在装置效率低、产品批次之间存在质量差异等问题,因此需要效率更高的装置和工艺,但尚未见连续法生产阻燃剂的专利文献和公开报道。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共聚型阻燃单体的连续生产设备及其生产方法,可实现连续化生产,有效提高反应效率和生产效率,产品质量稳定,二甘醇含量低。

技术方案:一种共聚型阻燃单体的连续生产设备,包括固态阻燃剂料仓、失重秤、螺旋给料器、乙二醇流量计、助剂配制槽、助剂储罐、计量泵、打浆釜、常压酯化釜、负压酯化釜和精馏塔,所述固态阻燃剂料仓下接失重秤作为固体连续计量装置,然后连接螺旋给料器为打浆釜提供连续的阻燃剂粉体,同时,乙二醇流量计连通打浆釜提供连续的乙二醇;所述助剂配制槽通过过滤网连接助剂储罐,然后经计量泵为打浆釜提供连续的助剂溶液,所述打浆釜依次连接常压酯化釜和负压酯化釜,利用压差传递物料后经冷却装桶,其中,所述常压酯化釜与精馏塔相连并与其形成循环回路,精馏塔的顶部与真空系统相连。

进一步,所述负压酯化釜也与常压酯化釜的精馏塔相连。

一种共聚型阻燃单体的连续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配料:通过计量控制的乙二醇和固态阻燃剂粉体以摩尔比2~5:1连续的进入打浆釜进行混合搅拌;同时,将助剂和乙二醇配制成混合液后连续计量加入打浆釜中,助剂添加量为最终产品中质量含量的1~1000ppm;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574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