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处理用贵金属铁碳微电解陶粒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64861.3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10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安浩;詹茂华;程寒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安徽)节能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0 | 分类号: | C04B38/00;C04B33/13;C04B33/138;C04B41/88;C02F1/46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伟智信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11325 | 代理人: | 张岱 |
地址: | 243005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处理 贵金属 铁碳微 电解 陶粒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水处理用贵金属铁碳微电解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含铁底料、碳源、高炉渣、凹凸棒土和蒙脱土按照预定质量比例混合,形成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与胶黏剂溶液均匀混合后制成球形颗粒;
步骤2:将所述球形颗粒干燥后置于还原气氛下焙烧、冷却,得到铁碳陶粒前驱体;
步骤3:将所述铁碳陶粒前驱体浸渍于贵金属混合溶液中,利用离子交换和置换反应得到贵金属铁碳陶粒前驱体;
步骤4:将所述贵金属铁碳陶粒前驱体置于还原气氛中干燥、焙烧、冷却,制得贵金属铁碳微电解陶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于贵金属铁碳微电解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含铁底料、碳源、高炉渣、凹凸棒土和蒙脱土按照预定质量比例混合,形成混合料;将所述混合料与胶黏剂溶液均匀混合后制成预定粒径的球形颗粒,具体方法为:
将铁底料、碳源、高炉渣、凹凸棒土和蒙脱土分别过筛获得粒径范围为45~325目、粒径目相同的备用铁底料、碳源、高炉渣、凹凸棒土和蒙脱土,;
将备用铁底料、碳源、高炉渣、凹凸棒土和蒙脱土按照预定比例混合得到混合料,将得到的混合料与黏剂溶液按照质量比为8:1~3:1的比例范围进行均匀混合,然后加入造粒机中,制成粒径范围为1~12毫米、粒径相同的球形颗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于贵金属铁碳微电解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球形颗粒干燥后置于还原气氛下焙烧、冷却,得到铁碳陶粒前驱体的具体步骤为;
对步骤1制得的所述球形颗粒进行干燥;
将干燥后的球形颗粒放入烘焙炉中,在所述烘焙炉中通入还原性气体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300~1200℃,然后进行冷却制得铁碳陶粒前驱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于贵金属铁碳微电解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得贵金属铁碳陶粒前驱体的具体步骤为:
获取质量分数为5~25%的铂,钯和铑金属酸溶液的一种或几种作为贵金属溶液;
将步骤2制得的铁碳陶粒前驱体浸渍与所述贵金属溶液中,浸渍时间为10~600秒,得到贵金属铁碳陶粒前驱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于贵金属铁碳微电解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得贵金属铁碳微电解陶粒的具体步骤为:
将步骤3制得的贵金属铁碳陶粒前驱体置于还原气氛中干燥;
将干燥后的贵金属铁碳陶粒前驱体放入烘焙炉中进行烘焙,焙烧温度为200~800℃;
将烘焙后的焙烧贵金属铁碳陶粒前驱体置无氧气氛下,自然冷却至室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于贵金属铁碳微电解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铁底料包括铁屑、含铁氧化物、铁的氢氧化物、铁盐、亚铁盐、铁的络合物、亚铁的络合物的一种或几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处理用于贵金属铁碳微电解陶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葡萄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蔗糖、活性炭粉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处理用贵金属铁碳微电解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铁底料、碳源、高炉渣、凹凸棒土和蒙脱土的质量比为1:(0.5~2):(0.01~0.1):(0.2~5):(0.2~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处理用贵金属铁碳微电解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胶黏剂为摩尔浓度为0.1~3摩尔每升的聚乙烯醇、聚乙烯、聚苯乙烯、聚四氟乙烯、酚醛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环氧树脂中的一种或几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水处理用贵金属铁碳微电解陶粒,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气氛为氢气、氮气、氩气中的一种或两种的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安徽)节能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安徽)节能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486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