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低等级路面的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配方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60830.0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7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谢开仲;肖杰;沈川;陈家海;姜龙;李欣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28/00 | 分类号: | C04B28/00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5104 | 代理人: | 王素娥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等级 路面 石灰岩 机制 混凝土 配方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低等级路面的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配方。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来说混凝土的胶凝材料使用的是水泥,砂、石做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和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运用于土木工程建设中。通常混凝土运用的砂一般都是天然砂,但是天然砂是不可再生资源,现在已经日渐匮乏使得天然砂的价格日渐高涨,从而工程造价越来越高,并且天然砂的供应量很难满足我国土木工程的建设。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低等级路面的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配方。是一种通过控制石灰岩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达到能够满足低等级路面的机制砂混凝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低等级路面的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其原材料各组份按1m3混凝土所消耗各材料的用量来计算,各组份的用量如下:水138kg~156kg,水泥 300kg~325kg,石灰岩机制砂738.03kg~748.2kg,碎石1204.13kg~1220.78kg;其中石灰岩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为2%~18%。
上述石灰岩机制砂中的石粉的含量最高限值为18%,在浇筑机制砂混凝土之前,应先测定石灰岩机制砂中的石粉含量,如需调控石灰岩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应在浇筑前使得机制砂与石粉能够混合均匀。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养护28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用于低等级路面的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充分的利用了更加便宜的石灰岩机制砂代替的价格日渐高涨的天然砂,降低了工程造价。此外,通过控制机制砂中石粉的含量使得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能够达到低等级路面混凝土强度的要求,具有很高的工程价值。
本发明中,如对于低等级路面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要求高可以通过降低水灰比的方法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低等级路面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中水灰比大小与抗折强度的关系图。
图2是低等级路面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中石粉含量的大小与抗折强度的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实施实例进行说明,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低等级路面的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其原材料各组份按1m3混凝土所消耗各材料的用量来计算,各组份的用量如下:水156kg,水泥325kg,石灰岩机制砂748.2kg,碎石1220.78kg;其中石灰岩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为2%。本实施例按水灰比0.48,设计抗折强度为4.0MPa设计,当机制砂中石粉含量2%的时候实测抗折强度能达到4.2MPa,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一种用于低等级路面的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其原材料各组份按1m3混凝土所消耗各材料的用量来计算,各组份的用量如下:水138kg,水泥300kg,石灰岩机制砂748.2kg,碎石1220.78kg;其中石灰岩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为18%。本实施例按水灰比0.48,设计抗折强度为4.0MPa设计,当机制砂中石粉含量18%的时候实测抗折强度能达到4.0MPa,如图2所示。
实施例3
一种用于低等级路面的石灰岩机制砂混凝土,其原材料各组份按1m3混凝土所消耗各材料的用量来计算,各组份的用量如下:水160kg,水泥347.83kg,石灰岩机制砂738.03kg,碎石1204.13kg;其中石灰岩机制砂中石粉含量为12%。本实施例按石粉含量12%,水灰比0.46,设计抗折强度为4.0MPa设计,实测抗折强度能达到5.1MPa,如图1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 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08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