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便携式碾药机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60397.0 | 申请日: | 2016-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5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徐开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开元 |
主分类号: | A61J7/00 | 分类号: | A61J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碾药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碾药装置,具体是一种便携式碾药机。
背景技术
吞咽障碍是由于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道括约肌或食道功能受损,不能安全有效地把食物及药物由口送到胃内取得足够营养和水分药物治疗效果的进食困难,临床上常见于头颈部癌症等手术切除,包括口腔癌、喉癌、食道癌喉部及气管切开,化学物质灼伤、烧伤等;肌肉、骨骼运动不协调导致的年老体弱、痴呆、重症肌无力;神经系统障碍而造成吞咽困难包括:脑卒中、帕金森病、脑血管病、脑血管肿瘤等。临床上很多疾病会引起吞咽障碍,吞咽障碍患者临床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在家中,患者由于吞咽障碍不能将整颗、整粒药物吞咽进入胃内,必须将药物碾成粉末,才能口服或通过鼻饲进入胃内消耗吸收。
目前临床上及家庭中均无专门设计的碾药机,护士及病人家属经常用玻璃瓶或者其他重物敲打药物,费时费力,而且玻璃瓶易碎,会给患者家属及陪护造成手受伤的危险,且玻璃瓶碎后导致药物的浪费;玻璃瓶或者其他重物敲打药物时药物由于受力不均匀未能成粉末,而且有些药物经敲打后能有固体块或颗粒状(如川贝、得每通胶囊等药物),鼻饲时导致胃管、空肠造瘘管的堵塞,尤其是空肠造瘘管的管径很小,给病人带来重置胃管、空肠造瘘管的痛苦,特别是出院在家的病人,必须得从家中赶往医院,给患者带来痛苦,给家庭带来很多的麻烦与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碾药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碾药机,包括基座、金属压体、手柄和销轴,所述金属压体、手柄和销轴均安装在基座上,基座的形状为字母“L”型,基座包括水平面和竖直面,金属压体安装在水平面的上表面,竖直面上安装有连接件,手柄通过销轴铰接在连接件上,压轴安装在手柄的下端并且压轴靠近连接件与手柄的连接处。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金属压体采用长方形不锈钢制作。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基座的长度为18-20cm,基座的宽度为6-8cm。
所述便携式碾药机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需要碾压成粉末的药品放入专用的药物袋中,再将药物袋放在基座上方并且药物袋位于金属压体前端的下方;
步骤二,使用者握住手柄,金属压体对准药品,手柄上提启动压轴使金属压体上抬,将手柄下压使金属压体利用压力即可得到均匀的药品粉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存放和携带;该装置可以将药物碾成均匀的粉末,以利于吞咽障碍患者,到达药物治疗效果,而且省时省力;该装置避免敲打药物导致的药物粉末不均匀,从而使得鼻饲病人鼻饲管、空肠造瘘管堵管,避免给病人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并且给家庭带来困难与经济负担,也避免敲打药物导致的人员受伤,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碾药机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基座,2-金属压体,3-手柄,4-销轴,5-压轴,6-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一种便携式碾药机,包括基座1、金属压体2、手柄3和销轴4,所述金属压体2、手柄3和销轴4均安装在基座1上,基座1的形状为字母“L”型,基座1包括水平面和竖直面,金属压体2安装在水平面的上表面,竖直面上安装有连接件6,手柄3通过销轴4铰接在连接件6上,压轴5安装在手柄3的下端并且压轴5靠近连接件6与手柄3的连接处,压轴5起到启动金属压体2实施碾药作用。金属压体2采用长方形不锈钢制作。基座1的长度为18-20cm,基座1的宽度为6-8cm。
所述便携式碾药机的使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将需要碾压成粉末的药品放入专用的药物袋中,再将药物袋放在基座上方并且药物袋位于金属压体前端的下方;
步骤二,使用者握住手柄,金属压体对准药品,手柄上提启动压轴使金属压体上抬,将手柄下压使金属压体利用压力即可得到均匀的药品粉末。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该装置采用钉书机改造,基座1的长度为18-20cm,基座1的宽度为6-8cm,体积小,便于存放和携带;压轴5靠近连接件6与手柄3的连接处,使用时具有省力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开元,未经徐开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603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