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IPMI的服务器多个测试指令自动执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9304.2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08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高洁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26 | 分类号: | G06F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ipmi 服务器 测试 指令 自动 执行 方法 | ||
1.一种基于IPMI的服务器多个测试指令自动执行方法,其通过一控制端电脑以及一待测服务器根据该控制端电脑上的一循环测试脚本执行,该循环测试脚本包含多个指令,该待测服务器具有一基板管理控制器,该控制端电脑通过网络与该待测服务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该循环测试脚本开始执行,该控制端电脑的循环测试脚本向该待测服务器发送一第一IPMI指令,该第一IPMI指令为开机指令;
步骤20:该待测服务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接收该第一IPMI指令,于该待测服务器中执行该第一IPMI指令对应的命令;
步骤30:在等待一第一预设时间段后,该控制端电脑透过该待测服务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去读取该待测服务器中各传感器的数据并存储在该控制端电脑的传感器日志中;
步骤:40:在等待一第二预设时间段后,该控制端电脑测试脚本向该待测服务器发送一第二IPMI指令,该第二IPMI指令为重启指令;
步骤50:该待测服务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接收该第二IPMI指令后,于该待测服务器中执行该第二IPMI指令对应的命令;
步骤60:在等待一第三预设时间段后,该控制端电脑透过该待测服务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去读取该待测服务器中各传感器的值并存储在该控制端电脑的该传感器日志中,还进一步包含步骤61至步骤66:
步骤61:在等待一第四预设时间段后,该控制端电脑的该循环测试脚本向该待测服务器发送一第三IPMI指令,该第三IPMI指令为power cycle指令;
步骤62:该待测服务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接收该第三IPMI指令后,对该待测服务器执行该第三IPMI指令对应的命令;
步骤63:在等待一第五预设时间段后,该控制端电脑透过该待测服务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去读取该待测服务器中各传感器的值并存储在该控制端电脑的该传感器日志中;
步骤64:在等待一第六预设时间段后,该控制端电脑的该循环测试脚本向该待测服务器发送一第四IPMI指令,该第四IPMI指令为Power off指令;
步骤65:该待测服务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接收该第四IPMI指令后,对该待测服务器执行该第四IPMI指令对应的命令;
步骤66:在等待一第七预设时间段后,该控制端电脑透过该待测服务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去读取该待测服务器中各传感器的值并存储在该控制端电脑的该传感器日志中;
步骤70:该控制端电脑记录一次循环测试完成,接着判断目前循环测试完成次数是否达到预设的次数,如果有,则执行步骤80,如果否,则接着返回步骤20,开启下一循环测试;
步骤80:当达到预先设定的测试次数后,该控制端电脑循环测试脚本停止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MI的服务器多个测试指令自动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循环测试脚本是循环执行的批处理文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MI的服务器多个测试指令自动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控制端电脑接收到一停止指令时,该循环测试脚本的执行被中断执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MI的服务器多个测试指令自动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预设时间段为40秒,该第二预设时间段为5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MI的服务器多个测试指令自动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IPMI指令为开机指令,该第二IPMI指令为重启指令,该第一预设时间段为40秒,该第二预设时间段为5秒,该第三预设时间段为30秒,该第四预设时间段为5秒,该第五预设时间段为60秒,该第六预设时间段为5秒,该第七预设时间段为5秒。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IPMI的服务器多个测试指令自动执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待测服务器的数量为至少二个,该控制端电脑通过该二个待测服务器的IP地址借由网络与该待测服务器的基板管理控制器建立通信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神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930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