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器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55234.3 | 申请日: | 2016-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28844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萍;曾瑜;李奕柔;符策锐;陈开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F24S23/71 | 分类号: | F24S23/71;F24S10/70;F24S30/40;H02S40/2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禾才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9 | 代理人: | 刘羽波 |
地址: | 5281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射镜支撑架 支撑机构 桁架 槽式太阳能 反射镜组 聚光器 太阳能聚光器 反射机构 种槽 节能环保 结构稳固 匀速转动 驱动力 重心 运作 支撑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器,包括反射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反射机构包括反射镜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反射镜支撑架,反射镜组安装于反射镜支撑架上;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桁架,所述支撑机构设有多个反射镜支撑架,所述反射镜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桁架的两侧,所述桁架和反射镜支撑架共同支撑所述反射镜组。所述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反射镜支撑架结构稳固却质量较轻,使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重心落在桁架的中点上,在实际运作中实现以最小驱动力驱使槽式太阳能聚光器匀速转动,从而达到节能环保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光热发电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器。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家族中,太阳能最引人注目,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能源,这对于环境保护尤为重要。当前太阳能热发电按照太阳能采集方式可划分为:太阳能槽式发电、太阳能碟式发电和太阳能塔式发电。
其中,槽式发电是最早实现商业化的太阳能热发电系统。它采用大面积单轴槽式太阳能追踪采光板,通过对太阳光的聚焦,把太阳光聚集到安装在抛物线形反光镜焦点上的线形接收器上,并加热流过接收器的热传导液,使热传导液汽化,同时在能量区热转换设备中产生高压、过热蒸汽,然后送入常规蒸气涡轮发电机内进行发电。但现有的的槽式太阳能热发电聚光器,由于其结构不对称,导致无法实现动平衡,以致驱动力矩增大,能源损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结构对称,可实现动平衡,驱动力小的槽式太阳能聚光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槽式太阳能聚光器,包括反射机构和支撑机构,所述反射机构包括反射镜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反射镜支撑架,反射镜组安装于反射镜支撑架上;
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桁架,所述支撑机构设有多个反射镜支撑架,所述反射镜支撑架固定于所述桁架的两侧,所述桁架和反射镜支撑架共同支撑所述反射镜组;
所述反射镜支撑架包括反射镜主支撑杆、反射镜次支撑斜杆、第一固定横梁、第二固定横梁、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反射镜次支撑斜杆的一端与所述反射镜主支撑杆的一端的近端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垂直固定于反射镜主支撑杆的另一端的近端部,所述反射镜次支撑斜杆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一端垂直固定于反射镜次支撑斜杆的中点,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反射镜主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横梁的一端水平固定于第二连接杆的一端,所述第一固定横梁的另一端与反射镜主支撑杆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横梁的一端水平固定于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固定横梁的另一端的近端部固定于反射镜次支撑斜杆与第一连接杆的交点。
优选地,所述反射镜组包括多个反射镜,所述反射镜相对桁架左右对称地安装于反射镜支撑架上,并且多个所述反射镜构成一个线性抛物面;
所述反射镜支撑架还包括多个反射镜面承载件,所述反射镜主支撑杆、反射镜次支撑斜杆和第二固定横梁均安装有所述反射镜面承载件,并且多个所述反射镜面承载件设置在曲度和反射镜组相配的线性抛物线上,所述反射镜面承载件承托所述反射镜。
优选地,所述反射镜支撑架还包括桁架连接件,所述桁架连接件垂直设置于第二固定横梁的另一端的近端部;
所述反射镜支撑架通过所述桁架连接件固定于所述桁架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至少两个聚热管支架,聚热管支架安装于所述桁架的顶部并且所述聚热管支架设置于反射镜组的焦线上;
所述聚热管支架包括安装立杆和聚热管支架主体,所述安装立杆安装于聚热管支架主体的底部,所述聚热管支架主体通过所述安装立杆安装于所述桁架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聚热管支架还包括多个聚热支撑横梁;所述聚热支撑横梁水平地安装于所述聚热管支架主体的中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佛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523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切圆锅炉深度脱硝燃烧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能型加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