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磁驱动微镜的H∞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4544.3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72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谢巍;李冠霖;张浪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44245 | 代理人: | 罗观祥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磁 驱动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电磁驱动微镜的H∞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H∞控制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优化模型的选择;
根据目标性能需要,选择优化的H∞标准控制模型,所述H∞标准控制模型包括:综合设计的混合灵敏度模型、抑制干扰的灵敏度最小化模型、系统摄动鲁棒性模型综合设计的混合灵敏度模型,对于上述模式,设G为被控对象传递函数,K为H∞控制器传递函数,W1、W2、W3为权重函数,设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L,其中L=KG;设S=1/(I+GK)-1,R=K/(I+GK)-1,T=GK/(I+GK)-1,其中S为灵敏度函数,是外部干扰e到输出y的传递函数,表征系统抑制干扰的能力和对参考输入信号的跟踪能力;R为参考输入到控制量u的传递函数,表征对系统加性摄动的鲁棒性能及对控制量幅度的限制;T为补灵敏度函数,是参考输入r到标称对象输出的传递函数,表征对系统乘性摄动的鲁棒性能;
S2、加权函数的选择;
设定优化后闭环、开环传递函数的频率特性;在高低频段,归纳S、T与开环传递函数L的近似关系;根据性能要求及S、T、L之间的关系,画出L、S、T、W1、W3的幅频特性图;寻找满足幅频特性要求的传递函数,近似匹配W1、W3;根据控制器限幅、带宽、加性摄动鲁棒性的要求,选择W2;
S3、加权函数参数的调节;
S4、H∞控制器求解;
采用传递函数等效法,得到广义对象传递函数P(s),如下:
转换成状态空间表达式,求解控制器K,并给出K的零极点形式;
S5、闭环系统性能分析;
画出各部分传函和权重函数的幅频特性曲线,分析性能是否满足要求,并进一步建立仿真分析系统调节时间、上升时间、稳态误差、超调量、干扰抑制能力、鲁棒性能,若不能满足要求,重复步骤S2-S5;
S6、H∞控制器离散化;
通过Z变换方法进行控制器离散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454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