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速离心式压缩机叶轮转子有效
| 申请号: | 201610851104.2 | 申请日: | 2016-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075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02 |
| 发明(设计)人: | 韩邦成;黄梓嫄;郑世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 主分类号: | F04D29/28 | 分类号: | F04D29/28;F04D29/62;F04D29/66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 地址: | 100191***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速 离心 压缩机 叶轮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速压缩机用叶轮转子结构,尤其涉及高速直驱叶轮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低速旋转设备,整机效率低、噪音大、体积大、可靠性差。应用于压缩机、鼓风机、风机等设备的叶轮和转子的连接方式主要由键槽配合和过盈配合来实现,对于运行于每分钟几万甚至几十万转以上的高速直驱叶轮转子结构,轴上的键槽产生的切口效应,容易产生应力集中,影响工件强度和寿命,在高速下键槽配合使得转子动平衡精度难以保证,采用过盈配合方式的叶轮转子,使得拆卸十分困难。为了实现高转速,保证叶轮转子系统在高速下稳定运行,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解决技术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工艺成熟的高速叶轮转子结构,可满足高速直驱离心式压缩机对转子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速离心式压缩机叶轮转子,由锁紧螺母、动平衡环、双头螺栓、叶轮、机壳、转子组成。所述动平衡环沿圆周方向设有均布排列的配重孔,动平衡环下端面平行紧贴于叶轮上端面,所述锁紧螺母设有拆卸用的槽,所述叶轮下端面留有凸台,凸台用于叶轮转子静平衡时去重。所述双头螺栓采用合金钢材料,螺纹旋向依据转子工作时的方向确定,保证高速旋转时螺纹连接越转越紧,对于右旋螺纹,转子旋转方向从转子端面看为逆时针方向;对于左旋螺纹,反之。所述转子的上端面设有螺纹孔,双头螺栓的下端螺纹与转子连接,双头螺栓的上端与锁紧螺母连接。所述的叶轮、双头螺栓、转子之间的配合均为同轴。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消除了传统键槽连接方式,可避免在转子圆周方向开槽而导致转子不平衡量的增大,有效提高转子高速运行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高速压缩机用叶轮转子结构示意图;
图2为在线动平衡环示意图;
图3为锁紧螺母示意图;
图4为叶轮下端面凸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一种高速压缩机用叶轮转子结构,其主要由锁紧螺母(1)、动平衡环(2)、双头螺栓(3)、叶轮(4)、机壳(5)、转子(6)组成。动平衡环(2)沿圆周方向设有均布排列的配重孔如图2所示,动平衡环(2)下端面平行紧贴于叶轮(4)上端面,叶轮(4)内圆柱表面与转子(6)上端配合面为同轴,轴肩处与叶轮(4)下端面垂直配合,转子(6)上轴端中心位置设有螺纹孔,螺纹孔内表面与转子(6)同轴。叶轮(4)和转子(6)通过锁紧螺母(1)和双头螺栓(3)螺纹连接将它们轴向压紧。双头螺栓(3)的螺纹旋向依据转子工作时的方向确定,保证高速旋转时螺纹连接越转越紧,对于右旋螺纹,转子旋转方向从转子端面看为逆时针方向;对于左旋螺纹,反之。通过液压装置将叶轮(4)与转子(6)轴向压紧后,如图3所示,锁紧螺母(1)通过两个对称孔进行拧紧。叶轮转子进行静平衡时,叶轮(4)的去重位置是下端面设有的凸台,叶轮转子进行动平衡时,通过在动平衡环(2)设有均布排列的配重孔加重的方法实现,如图4所示叶轮下端面凸台与机壳(5)上表面之间应有δ=0.6mm的配合间隙,机壳(5)内径与转子(6)内径之间有ε=0.8mm的配合间隙。
此外,需要指出本发明中所述的部件名称和形状可以不同,凡是依本发明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和原理所做的修改、补充和改进,均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11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