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压舱的真空压力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50437.3 | 申请日: | 2016-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706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壹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D16/20 | 分类号: | G05D16/2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31219 | 代理人: | 曹文衔 |
地址: | 132013***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压 真空 压力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压舱的真空压力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低压舱是一种能够形成低压缺氧环境的装置,其依靠抽气装置造成舱内的低压缺氧状态,并可按照需要调节舱内气压,模拟高海拔环境,测试人在不同海拔高度的缺氧耐力;尤其是针对登山爱好者和军人,能够让其在低海拔高度下体验高海拔环境。
目前,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和研究方向的转变,研究者发现,低压舱不仅能够模拟高海拔环境,同时经常使用低压舱对人体也有诸多好处,例如提高血管组织的氧气搬运功能,提高心肺功能等。
因为目前的低压舱并没有广泛的应用,因此其结构特点往往还是以应对专业人员以及军人设计的,舱内的结构设计有些不能满足普通人的使用需要。此外,不同使用者的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对所处环境的需求也不尽相同,而对于使用者影响最大的无疑是舱室的真空压力,原因是:在人体头部结构中,耳部有一鼓室,为一空腔器官,鼓室一侧通过咽鼓管与外界相通,另一侧则为鼓膜;当人体所处的海拔高度发生变化时,会使鼓室的压力发生变化,导致鼓膜内陷或扩张,会引起人体不适,还可能会导致鼓室的出血渗出,发生无菌性炎症,严重时可发生航空性中耳炎。因此,如何有效控制舱室的真空压力以满足不同情况使用者的需要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安全、避免人体出现不适的低压舱真空压力控制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上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压舱的真空压力控制方法,包括舱体,舱体内部为舱室,S1、将舱室的真空压力匀速上升到第一压力值,第一压力值为海拔1400-1500米所对应的压力值;
S2、然后舱室保持所述第一压力值5-7分钟;
S3、再将舱室的真空压力匀速下降到第二压力值,第二压力值为海拔250-350米所对应的压力值;
S4、重复步骤S1-S3,重复次数不多于四次;
S5、最后将舱室的真空压力调节到常压。
优选地,所述舱体上设有进气管、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所述舱体上开有通孔;还包括真空泵和压力检测器,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一抽气管和第二抽气管连通,所述压力检测器用于检测舱室内的真空压力;所述进气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抽气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二抽气管上设有比例阀。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的真空压力调节方法是:打开所述第二电磁阀,关闭所述第一电磁阀和所述比例阀,所述真空泵开始抽真空,所述压力检测器实时检测舱室的真空压力,直到压力检测器检测到舱室的真空压力达到所述第一压力值。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中的真空压力的保持方法是:关闭所述第二电磁阀,开启所述第二抽气管上的比例阀。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3中的真空压力调节方法是:关闭第二抽气管的比例阀,开启进气管上的第一电磁阀,直到压力检测器检测到舱室的真空压力达到所述第二压力值。
进一步地,所述舱体上设有两个所述进气管,进气管上分别设有第一电磁阀。
优选地,所述步骤S1中舱室内真空压力以3-4米/秒的速度上升至所述第一压力值。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保持舱室的真空压力在所述第一压力值的时间是5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舱室内真空压力以3-4米/秒的速度下降至所述第二压力值。
如上所述,本发明一种低压舱的真空压力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方法主要针对男性使用者,通过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能够确保使用者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让使用者的生理指标不会波动过大,而且不会产生强烈的耳部不适。
此外,本发明对低压舱的结构也有具体的要求,确保及时、准确地控制真空压力,为实际的操作步骤提供保障,确保控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通过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对人体的免疫力有一定的提升,能够提高使用者的身体素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低压舱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真空压力控制曲线图。
图中:1、舱体11、通孔
21、进气管 22、第一抽气管
23、第二抽气管 3、真空泵
4、压力检测器211、第一电磁阀
221、第二电磁阀231、比例阀
5、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壹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壹舟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504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