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白光光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44481.3 | 申请日: | 2016-09-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78598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3-30 |
发明(设计)人: | 夏泽强;程世望;张云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新晶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K9/20 | 分类号: | F21K9/20;F21V9/08;F21V19/00;F21V23/00;F21Y115/3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众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20 | 代理人: | 陈莉娜 |
地址: | 510890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白光 光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白光光源装置,特别应用于照明领域的贴装工序。
背景技术
目前,照明领域采用的最为先进的技术是LED照明,LED照明较传统白炽灯和节能灯可以省电50-70%;而激光照明作为LED下一代的照明技术,较LED还可省电50-80%,将成为LED的替代性产品。现有的光源发光部件多采用LED或采用的是激光照明中的RGB或色片(色轮)的方式,其技术落后、工序复杂、效率低且应用不方便。且其还需进一步加工后才能满足表面贴装技术SMT的需要,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因此提供一种工序简单、发光效率高且发光稳定、能直接应用于贴装工序的激光白光光源装置己成为当务之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传统光源发光部件由于采用LED或采用的是激光照明中的RGB或色片(色轮)的方式所导致的技术落后、工序复杂、效率低、不便于后继贴装工序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白光光源装置,具有工序简单、发光效率高、应用方便、贴装工序效率高的优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激光白光光源装置,包括激光白光光源和背面印刷有电路的底座,所述激光白光光源安装在该底座上且与所述电路相连接;所述激光白光光源包括蓝光激光发射装置、光转换介质和固定装置,所述光转换介质通过固定装置固定在蓝光激光发射装置的激光出射端表面;所述蓝光激光发射装置发射出的蓝光激光通过光转换介质后激发转化成白光。
现有的光源发光部件由于采用LED或采用的是激光照明中的RGB或色片(色轮)的方式,其技术落后、工序复杂、效率低,且不利于应用和规模化生产。而本申请的激光白光光源装置采用光转换介质受蓝光激光发射装置所发射的蓝光激光激发后就可将其转化成白光,其结构简单、发光效率高。同时增加了印刷有电路的底座,可直接用于贴装工序,进一步提升下游贴装应用厂家的生产效率,满足表面贴装技术SMT的需要。
所述蓝光激光发射装置为直插式蓝光激光发射装置,激光出射端位于该直插式蓝光激光发射装置的上表面,直插式蓝光激光发射装置的下表面设有插脚;所述底座包括至少一个底座单元,所述每个底座单元设有至少一组贯通底座单元上下表面的孔位,所述每组孔位对应一个蓝光激光发射装置插脚位置设置,所述插脚穿过孔位后与底座背面的电路相连接。
所述激光白光光源采用直插式蓝光激光发射装置,通过插脚穿过底座单元上的孔位与印刷在底座背面的电路相连接实现了激光白光光源与底座的位置固定,工序简单快捷、成型快。采用底座单元的设计使得应用更加灵活。
所述光转换介质为荧光玻璃、透明荧光陶瓷、荧光单晶中的任一种。
由于蓝光激光的能量较高,若光转换介质采用传统的荧光粉加硅胶所制成的荧光片,其在长期接受蓝光激光照射的情况下,会受激光产生的高温而出现颜色变化和失效,减短光源的寿命、导致出光质量不稳定。而若光转换介质采用荧光玻璃、透明荧光陶瓷或荧光单晶中的任一种,其可见光透过率高且性质稳定,能高效稳定地将蓝光光源所发出的光转化为一种可标准应用的白光,光源的寿命长且出光质量稳定,大大节省成本。
所述光转换介质的可见光透过率≥80%且该光转换介质的受激发面经抛光和镀膜处理。
光转换介质的高可见光透过率配合上受激发面的打磨和表面镀膜处理后,出光效率更高,实现了高的光转化效率。
所述光转换介质的光线出射面的形状为平面、锥面、弧面,其中弧面和锥面的出射角为1-150°。
该光转换介质光线出射面的形状的设计,使得光转换介质出光效果佳,利于提高光转换效率。
根据白光最后的出射角的需要,所述激光白光光源还包括设置在光转换介质的光线出射面上方的一凸透镜。
该凸透镜的设置能起到聚光的效果,可以缩小出射白光角度、增强光束亮度。
所述固定装置为金属框,该金属框围设在光转换介质和直插式蓝光激光发射装置的周围并固定两者位置,且金属框上下表面均设有孔洞用于露出光转换介质的光线出射面和直插式蓝光激光发射装置的插脚。
采用金属框固定,具有封装工艺和结构简单、轻便好用、固定牢固、耐用的特点。
所述每个底座单元的背面设有至少一个长条形的凹槽,所述孔位位于底座单元背面的开口处于凹槽内。
当插脚穿过底座的孔位,插脚端部与底座背面的电路连接后,插脚的其他部分可弯折放置于凹槽内,保证了底座底面的平整,以便贴装工序的顺利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新晶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新晶瓷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444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具
- 下一篇:一种可控的LED节能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