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6819.0 | 申请日: | 2016-09-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043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张延年;汪青杰;丁晓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04;E03F5/046;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沈阳之华益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21218 | 代理人: | 黄英华 |
地址: | 110168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行道 城市道路雨水 雨水收集 储藏层 雨水 马路 快速收集 收集结构 面砖 临时储水腔 雨水收集井 受力性能 雨水利用 滤水孔 排水层 透水孔 储水 顶面 进水 净水 滤水 城市道路 渗水 下层 过滤 水路 防灾 储存 上层 加工 | ||
本发明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结构,在城市道路两侧的人行道采用双层储水路面砖,形成两个临时储水、排水层,上层为人行道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下层为马路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人行道雨水通过顶面滤水孔过滤流入人行道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再进入人行道雨水大型快速渗透井;城市道路雨水通过马路雨水进水箅滤水进入马路雨水收集井,在进入马路雨水大型快速渗透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构造简单、受力性能好、加工简便,大量的快速收集临时储水腔能够通过透水孔快速收集并储存,并通过后续一段时间的长期渗水、净水,实现了高效的雨水利用与防灾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海绵城市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结构。
背景技术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目前,透水路面在大雨到来之时,无法快速吸水、蓄水,造成大量雨水流失,因而无法达到渗水、净水目的,并可能造成巨大灾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目前透水路面无法快速吸水、蓄水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城市道路雨水收集结构,能够在大雨到来之时,快速吸水、蓄水,并实现有效渗水、净水目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有马路雨水收集井道路雨水收集结构单元和无马路雨水收集井道路雨水收集结构单元,有马路雨水收集井道路雨水收集结构单元和无马路雨水收集井道路雨水收集结构单元间隔排列;有马路雨水收集井道路雨水收集结构单元包括双层储水路面、马路雨水收集井、马路雨水进水箅、路缘石、马路雨水排水管、马路雨水井壁、马路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排水管、马路雨水大型快速渗透井、马路雨水远端渗透输送管和道路系统排水管,所述的双层储水路面为人行道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和马路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无马路雨水收集井道路雨水收集结构单元包括双层储水路面、道路系统排水管、人行道雨水大型快速渗透井、人行道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排水管和人行道雨水远端渗透输送管,所述的双层储水路面为人行道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和马路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
所述的有马路雨水收集井道路雨水收集结构单元中双层储水路面一侧设置路缘石,路缘石侧面设置马路雨水收集井,马路雨水收集井侧壁设置马路雨水井壁,马路雨水收集井上端设置马路雨水进水箅,马路雨水收集井与马路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通过马路雨水排水管连通,双层储水路面另一侧设置马路雨水大型快速渗透井,马路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的侧面设置侧向封堵板,侧向封堵板的中上部设置能够与马路雨水大型快速渗透井相联通的马路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排水管,马路雨水大型快速渗透井内设置有道路系统排水管,在双层储水路面底部的高度设置马路雨水远端渗透输送管;
所述的无马路雨水收集井道路雨水收集结构单元中双层储水路面一侧设置路缘石,另一侧设置人行道雨水大型快速渗透井,人行道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侧面设置侧向封堵板,侧向封堵板的中上部设置有与人行道雨水大型快速渗透井相联通的人行道雨水收集临时储藏层排水管,在双层储水路面底部的高度设置人行道雨水远端渗透输送管;人行道雨水大型快速渗透井内设置有道路系统排水管。
所述的双层储水路面两侧边缘采用侧向封堵板封边砖型,侧向封堵板防止雨水向两侧自由流动;沿纵向道路方向 每间隔20~50米设置一排纵向隔断砖型,纵向截流板防止雨水沿纵向自由流动。
所述的人行道雨水大型快速渗透井和道路系统排水管内填满砾石和砂子。
所述的侧向封堵板为透水材料。
所述的双层储水路面铺设双层储水路面砖,双层储水路面砖分为3种砖型:标准砖型、纵向隔断砖型和封边砖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建筑大学,未经沈阳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68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