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石墨烯纳米组装体对Mucin-1手性信号超灵敏检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4319.3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3238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匡华;付盼;胥传来;徐丽广;马伟;刘丽强;宋珊珊;胡拥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25 | 分类号: | G01N21/25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时旭丹;张仕婷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手性信号 超灵敏检测 金纳米粒子 纳米组装 适配体 组装体 二色 偶联 自组装纳米结构 生物稳定性 材料化学 定量检测 互补序列 纳米材料 纳米结构 解离 制备 组装 合成 强弱 | ||
一种基于金‑石墨烯纳米组装体对Mucin‑1手性信号超灵敏检测的方法,属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金纳米粒子的合成,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准备,金纳米粒子与Mucin‑1适配体的偶联,石墨烯与Mucin‑1适配体部分互补序列的偶联,以及金‑石墨烯纳米结构的组装和之后的TEM和手性信号的表征和测定。基于不同Mucin‑1浓度对金‑石墨烯组装体的解离程度不一样从而影响其手性信号的强弱来建立Mucin‑1浓度与金‑石墨烯组装体手性信号的关系,来实现Mucin‑1的定量检测。本发明提供了能够通过圆二色信号超灵敏检测Mucin‑1含量的方法,制备出了圆二色性能高,生物稳定性好的金‑石墨烯自组装纳米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金-石墨烯纳米组装体对Mucin-1手性信号超灵敏检测的方法,属于材料化学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黏蛋白是重要的糖蛋白,它是由在粘膜表面的粘液凝胶层组成。粘蛋白固定在细胞表面形成凝胶基质,作为细胞的防御屏障,其黏膜保护和通信与外部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粘蛋白家族包括21个成员名叫Muc1-muc21,已分为分泌型和膜型。其中,粘蛋白1(Mucin-1)是由一个疏水的跨膜结构域,胞质结构域,和胞外结构域构成。Mucin-1 是一种广泛表达于导管上皮细胞的跨膜糖蛋白,其多肽骨架由多个串联的重复序列( variablenumber of tandem repeats,VNTR) 组成。正常导管上皮细胞中 Mucin-1 的 VNTR 结构域高度糖基化,而 IBD 患者结肠上皮组织中高表达一种 VNTR结构域低糖基化的突变型Mucin-1。Mucin-1是已知的与多种癌症(如乳腺癌、胃癌和肺癌)的发生相关。因此,灵敏的检测Mucin1在肿瘤的初步诊断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金-石墨烯纳米组装体对Mucin-1手性信号超灵敏检测的方法,首先通过在金纳米粒子的表面修饰Mucin 1的适配体,在石墨烯表面修饰与Mucin-1适配体部分互补的序列,随着DNA的杂交组装成金-石墨烯纳米自组装体,并对其圆二色性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加入不同浓度的Mucin-1溶液,对金-石墨烯自组装体的手性信号进行测试,以达到对Mucin-1的超灵敏检测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金-石墨烯纳米组装体对Mucin-1手性信号超灵敏检测的方法,将偶联有Mucin-1适配体的金纳米粒子和偶联有与Mucin-1适配体部分互补序列的石墨烯组装得到金-石墨烯纳米组装体,当存在有待测物Mucin-1时,组装体的结构发生改变,金纳米粒子从组装体上解离,进而引起组装体手性信号的改变,从而实现对Mucin-1的超灵敏检测;具体步骤如下:
(1)检测传感器的构建:
a、金纳米粒子上修饰Mucin-1适配体Mucin-1 aptamer:采用柠檬酸还原法合成的金纳米粒子,将其离心浓缩后,重悬于超纯水中,浓度为5nM;取100μL浓缩重悬后的金纳米粒子,加入2μL 10μM巯基化的Mucin-1 aptamer,和终浓度为50mM的NaCl溶液中,37℃孵育过夜,得到偶联了Mucin-1 aptamer的金纳米粒子溶液,待用;
b、石墨烯偶联Mucin-1适配体部分互补序列Mucin-1 CS:取破碎后的石墨烯用超纯水稀释使终浓度为0.1mg/ml;按EDC、NHS和石墨烯的摩尔比为1000︰1000︰1,加入EDC和NHS,在避光的情况下反应2h;之后,用截留量30k的超滤管过滤,用pH为7.5、10mM的PB缓冲液重悬;向其中加入终浓度2μM的Mucin-1 CS,反应3h,得到石墨烯- Mucin-1 CS溶液,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43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