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部件有效
申请号: | 201610833929.1 | 申请日: | 2016-09-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78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4 |
发明(设计)人: | 松永季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
主分类号: | H03H7/01 | 分类号: | H03H7/01;H01F27/28;H01F2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 部件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信号透过特性的劣化,而抑制信号品质的降低的电子部件。电子部件具有:包含被层叠的多个绝缘层的层叠体;沿层叠体内的层叠方向配置且相互被电连接的多个第一线圈;沿层叠体内的层叠方向配置且相互被电连接的多个第二线圈;设置于层叠体内并配置在沿层叠方向相互对置的两个第一线圈之间的内侧接地电极;以及连接于内侧接地电极的接地端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含共模扼流线圈与电容器的电子部件。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电子部件,存在日本特开2014-53765号公报(专利文献1)以及日本特开2014-230278号公报(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部件。
在日本特开2014-53765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子部件中,在构成共模滤波器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上方并联地设置有第一电容电极、第二电容电极。在第一线圈、第二线圈的下方并联地设置有第三电容电极、第四电容电极。第一电容电极连接于第一线圈的一端部,第三电容电极连接于第一线圈的另一端部。第二电容电极连接于第二线圈的一端部,第四电容电极连接于第二线圈的另一端部。
在第一电容电极、第二电容电极的上方设置有第一接地电极。在第三电容电极、第四电容电极的下方设置有第二接地电极。在第一电容电极、第二电容电极与第一接地电极之间生成有电容。在第三电容电极、第四电容电极与第二接地电极之间生成有电容。
如图17的等效电路所示,在第一线圈121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一电容电极131与第三电容电极133,第一电容电极131与第三电容电极133和第一接地电极141对置。在第二线圈122的两端部分别连接有第二电容电极132与第四电容电极134,第二电容电极132与第四电容电极134和第二接地电极142对置。换言之,作为等效电路,成为所谓的π型LC滤波构造。
另一方面,在日本特开2014-230278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子部件中,具有构成共模滤波器的两个第一线圈以及两个第二线圈。两个第一线圈相互被电连接。两个第二线圈被相互电连接。一方的第一线圈、一方的第二线圈、另一方的第一线圈以及另一方的第二线圈沿层叠方向按顺序排列。在一方的第二线圈与另一方的第一线圈之间设置有接地电极,在接地电极与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之间生成有电容。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53765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4-230278号公报
然而,若欲实际制造并使用上述以往的电子部件,则发现存在接下来的问题。
在日本特开2014-53765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子部件中,为π型LC滤波构造,因此为了获得LC的共振,需要取得较多的电容值。因此,信号透过特性Sdd21较差,信号品质降低。
另一方面,在日本特开2014-230278号公报所记载的电子部件中,接地电极配置于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因此当在第一线圈、第二线圈流经有差动模式信号的情况下,由接地电极的上下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产生的磁通量在接地电极中,成为相互抵消的方向。但是,在接地电极产生损失,从而因该损失的影响而残留有磁通量。通过残留的磁通量,在差动模式中产生电感以及阻抗。其结果,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之间的耦合减弱,导致信号透过特性Sdd21的劣化。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信号透过特性的劣化,抑制信号品质的降低的电子部件。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电子部件具备:层叠体,其包含被层叠的多个绝缘层;多个第一线圈,沿所述层叠体内的层叠方向配置且相互被电连接;多个第二线圈,沿所述层叠体内的层叠方向配置且相互被电连接;内侧接地电极,设置于所述层叠体内,并配置在沿层叠方向相互对置的两个第一线圈之间;以及接地端子,连接于所述内侧接地电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未经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392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