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板栗象甲人工饲料、养殖方法及老熟幼虫或蛹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610831928.3 申请日: 2016-09-19
公开(公告)号: CN106616070B 公开(公告)日: 2020-06-05
发明(设计)人: 吴国星;秦小萍;吴道慧;高熹;何霞红;李强;兰明先;郝凯强 申请(专利权)人: 云南农业大学
主分类号: A23K50/90 分类号: A23K50/90;A01K67/033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50000 云南省*** 国省代码: 云南;5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板栗 人工 饲料 养殖 方法 幼虫 用途
【说明书】:

板栗象甲人工饲料、养殖方法及老熟幼虫或蛹的用途,属昆虫技术领域。饲料含花生、小麦、大豆、玉米等粉、糖、多种维生素和胡萝卜素。将性成熟的雌雄板栗象甲虫置于饲养盒中,同时放有新鲜板栗嫩叶及饲料,一定条件下养殖3~5天后,放入带花的板栗幼果或栎属其它种的幼果,一定条件下培育6~8小时,板栗象甲自然产卵;继续培养被产了卵的幼果5~6天,剥开果皮,将幼虫转移至有饲料的饲养盒中,一定条件下养殖35~40天即可成为老熟幼虫;也可进一步诱导老熟幼虫蛹化。获得的老熟幼虫或蛹于可作为管氏肿腿蜂以及其它寄生蜂养殖寄主,或繁育材料待用。首次将板栗象甲进行人工繁育,方法简单、饲料成分易获取,容易进行扩大化繁育。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昆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人工养殖板栗象甲。

背景技术

板栗象甲(Curculio davidi Fairmaire)属鞘翅目,象虫科,又称作栗实象甲、板栗象鼻虫,在中国各板栗产区均有分布,以幼虫为害栗实,栗实被害率可达80%以上。专利申请人发现但未公开:人工饲养环境下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 Xiao et Wu)可对板栗象甲高效寄生,这使得通过人工干预、利用管氏肿腿蜂进行板栗象甲防治成为一种有巨大潜力的生物防治手段。用管氏肿腿蜂进行板栗象甲防治需要人工繁育和复壮管氏肿腿蜂,在这一过程中,专利申请人又发现但未公开:板栗象甲幼虫及蛹对管氏肿腿蜂的繁育和复壮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板栗象甲幼虫富含蛋白质,还可食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板栗象甲人工饲料、养殖方法及老熟幼虫或蛹的用途。

本发明人工养殖板栗象甲的人工饲料为:

按重量计,花生粉80~100份,小麦粉550~600份,蒸熟的大豆粉75~100份,玉米粉50~80份,葡萄糖或蔗糖30~50份,维生素A 0.14~0.16份,维生素C 0.09~0.11份,类胡萝卜素1.9~2.1份,维生素B1 0.009~0.011份,维生素B2 0.009~0.011份,维生素B30.04~0.06份,水400份,调匀后制成110~130目细颗粒。该饲料在0~4℃下冷藏可保存20~30天,使用时恢复至常温即可。

本发明养殖方法为:

将性成熟的板栗象甲虫按雌雄数量2:3的比例,放置在加盖带气孔的饲养盒中,盒中同时放置新鲜板栗嫩叶及上述人工饲料,嫩叶放置量为每头成虫每天9~11克,饲料放置量为每头成虫每天0.4~0.6克,每天更换一次嫩叶和饲料,于相对湿度40%~70%、光照强度100lux~500lux、光照时间12~16小时/天、温度20~35℃的条件下养殖3~5天后,放入带花的板栗幼果或栎属其它种的幼果,调整光照强度为2~8lux、温度为22~26℃,培育6~8小时,板栗象甲可自然产卵;在上述培育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培养被产了卵的幼果5~6天,剥开果皮,将幼虫转移至已放置了上述人工饲料的饲养盒中,饲料投放量为每头幼虫每次0.15~0.25克,两天更换一次饲料,环境为光照强度5~10lux,温度22~35℃,相对湿度40%~60%,养殖35~40天即可成为老熟幼虫;若随后增加光照强度至100lux~200lux,光照时间为8~12小时/天,相对湿度降低为29~31%,温度不变,经过6~10天可进一步诱导老熟幼虫蛹化。人工饲料投喂的具体量视幼虫发育情况而定,蛹化前10~15天添加饲喂20%重量的鲜板栗粉可促进蛹化。

本发明所述用途为:

将由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板栗象甲老熟幼虫或蛹于2~4℃冷藏200~300天,作为管氏肿腿蜂以及其它寄生蜂养殖寄主使用。

将由本发明方法获得的板栗象甲蛹用脱脂棉包裹或腐殖土包埋后于10~15℃冷藏150天~220天,作为繁育材料待用,使用前于18~25℃下经过10~20天即可羽化为成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首次将板栗象甲进行人工繁育,方法简单、饲料成分易获取,容易进行扩大化繁育。

具体实施方式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农业大学,未经云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19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