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粒化高炉矿渣与钢渣球磨泥混合生产微粉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610830401.9 | 申请日: | 2016-09-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0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凯;姜甲勇;王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5/06 | 分类号: | C04B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612***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炉 矿渣 钢渣 球磨泥 混合 生产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渣生产微粉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粒化高炉矿渣与钢渣球磨泥混合生产微粉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国内目前炼钢产出的钢渣,采用热闷处理工艺进行预处理,热闷后经破碎、筛分、磁选后获得渣钢直接回用于冶炼,剩余部分钢渣根据粒度不同,0~3mm回用于烧结料,3~10mm回用于转炉溶剂,最后剩余含铁量较低尾渣进行外卖。此部分尾渣外卖后,再经球磨机粉磨、水洗进一步进行选铁,最终还会产生选铁后副产物—钢渣球磨泥,因此部分钢渣球磨泥回收利用价值较低,在钢厂下游处理工序不仅占用土地,还会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
如何将选铁后的钢渣球磨泥,进行综合利用,已成为国内钢铁厂家面对的一大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粒化高炉矿渣与钢渣球磨泥混合生产微粉的方法,其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粒化高炉矿渣与钢渣球磨泥混合生产微粉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成分分析:将粒化高炉矿渣与钢渣球磨泥分别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分别对粒化高炉矿渣及钢渣球磨泥进行品级定位;
(2)混掺小磨试验:按照国标要求,先进行两种矿渣不同比例混掺小磨粉磨试验,并检测其技术性能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两种矿渣最佳掺混比例;
(3)工业实验:以小磨试验摸索的比例,在生产中进行工业试验再次验证,对生产矿渣粉技术指标进行检测,主要检测生产矿渣粉主要化学成分、比表面积、活性指数情况,在国标技术要求范围内,找到工业生产应用的最佳掺混比例。优选的,所述试验最佳掺混比例为2%~6%;
(4)磨粉:在工业试验找到最佳掺混比例后,对磨机运行参数进行调整控制,磨内压差稳定至3500 Pa~4500Pa,磨机震动<1.5mm/s,混合渣在磨内粉磨后,在选粉机选粉作用下合格细粉进入收尘器,然后经空气输送斜槽及成品斗提进入成品仓。
所述钢渣球磨泥主要化学成分为:CaO:30%~36%, SiO2:12%~16%;Al2O3:2%~4%,TFe:8%~14%,MnO:2%~6.0%,TiO:0.5 %~3.0%,P2O5:2%~4%,MgO:4%~7%;所述粒化高炉矿渣主要化学成分为:TFe:0.21%,SiO2:30%~37%;Al2O3:14%~17%,CaO:35%~42%,MgO:7%~11%,TiO2:0.2%~2.0%, S:0.2%~1.5%, MnO:0.2%~2.0%。
优选的,所述步骤(2)中试验最佳掺混比例为2%~6%。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应用的最佳掺混比例为2%~6%。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工艺步骤简单,所需设备少,将钢渣球磨选铁后产生的难于处理的废弃物钢渣球磨泥,与粒化高炉矿渣共同用于粒化高炉矿渣粉的生产,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减少了钢渣处理废弃物排放的污染,所得产品符合国标GB18046-2008中S95级产品技术要求,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经济效益,有效的实现了选铁后钢渣球磨泥的无害化处理,真正实现了工业废渣变废为宝,资源100%综合利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粒化高炉矿渣与钢渣球磨泥混合生产微粉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成分分析:将粒化高炉矿渣与钢渣球磨泥分别进行化学成分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分别对粒化高炉矿渣及钢渣球磨泥进行品级定位;
粒化高炉矿渣与钢渣球磨泥主要化学成分如下:
钢渣球磨泥主要化学成分为:CaO:30%~36%, SiO2: 12%~16%;Al2O3:2%~4%,TFe:8%~14%,MnO:2%~6.0%,TiO:0.5 %~3.0%,P2O5:2%~4%,MgO:4%~7%;所述粒化高炉矿渣主要化学成分为:TFe:0.21%,SiO2: 30%~37%;Al2O3:14%~17%,CaO:35%~42%,MgO:7%~11%,TiO2:0.2%~2.0%, S:0.2%~1.5%, MnO:0.2%~2.0%;
(2)混掺小磨试验:按照国标要求,先进行两种矿渣不同比例混掺小磨粉磨试验,并检测其技术性能指标,根据试验结果,得出两种矿渣最佳掺混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6108304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蒸压工作架
- 下一篇:彩色水泥及其制备方法